首页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06级MPA西部班绍兴学习考察纪实
发表时间:2009-04-25

浙江大学MPA西部领导干部班研究生 卓 艳

  2007年5月12日,浙江大学06级MPA西部领导干部班的60余位同学在MPA教育中心主任徐林老师和班主任汪建坤老师的带领下,赴浙江绍兴县进行教学社会实践。
首先参观的是绍兴县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该市场主要以批发时装、家居布料为主,在与经营户的交谈中,学员们了解到在绍兴县像这类的专业轻纺市场很多, 作为全国纺织产业的集散地,绍兴县现已建专业市场160万平方米,经营户达12000多,每年成交额在500多亿元。
  之后,绍兴县华舍街道办事处的王主任,介绍了绍兴县经济发展的过程。绍兴县多次进入全国十强县。2006年,绍兴县生产总值达450亿元,人均GDP达8047美元;财政总收入5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绍兴县纺织产业地位突出。全县拥有各类企业10695家,规模以上企业899家,其中,纺织业占65%。同时,绍兴县引导企业节约用地。在全县的经济发展中,坚持节约集约原则和“亩产论英雄”理念,科学合理完善规划,切实增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现创新发展、节约发展、和谐发展。

  在听取了王主任的介绍后,学员们针对绍兴县在缺乏棉花等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大力发展纺织业,并在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做法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学员们普遍认为绍兴县民营经济的规模正在逐渐壮大发展中,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并一改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将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为绍兴的民营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学员们一致认为绍兴县的“思路决定出路”的理念很有启迪意义,对西部而言颇有借鉴意义。
  随后,学员们继续参观了长江精工钢构集团。该集团1996年完成企业改制之后,企业迅速发展,现已是全国十强钢结构企业,并成为上市企业。学员们针对长江精工钢构集团将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激励员工的动力,关注员工的成长,大力引进人才,建立健全企业的管理制度,工作做到流程化,使每位员工用心做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做法,与管理层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员们发出感叹,民营经济要进一步发展,不转变经营理念是不行的,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精神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并表示要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带回去,与当地的民营经济进行深入探讨。
  在此次教学社会实践中,永利印染厂的发展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永利集团,始创于1986年,现已是集工贸、建筑房产、金融业为一体的大型民营集团,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民营500强企业,绍兴县的50强企业。永利印染厂的何雅花总经理向学员们介绍了该厂的管理方式。虽然永利是印染企业,但环保意识却十分强,投入几千万改善了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同时积极与清华大学合作,对排除的废物进行回收再利用,并在全县推广。在交流过程中,学员们也纷纷表示在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浪潮、学习东部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应冷静对待西部的发展问题,虽然西部贫穷落后,但资源丰富,如何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应是当前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样的发展是不持久的,也是不可取的。
  同时,学员们对永利印染厂用不到50人的管理人员管理了拥有1200名员工的经验,与何总做了深入地交流。当了解到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何总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才,并已取得MBA学位时,学员们对她投入了更多敬佩的眼神,并暗自下决心在西部建设中一定要向她学习,发扬她不断进取的精神,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一分力。
时间过得飞快,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安排的此次教学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绍兴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员们普遍认为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交流进一步了解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对今天浙江民营经济的壮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知识。回来后,学员们的讨论还在继续,对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经济的腾飞有了更深层的思索,同时,也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教学社会实践,期待看见浙江经济发展的另一闪光点,将更好的理念和经验带到工作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