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确认问题解答2012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1-29浏览次数:8

 

1.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什么?

学院以成为“我国公共管理优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公共管理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和政府等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要智库”为发展目标,以“理解与把握中华文化,具有全球视野、卓越创造力”为教育目的,实施人格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培养多层次、高规格、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2.公共管理学院有哪几个本科专业?

学院的本科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城市与房地产管理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方向、风险管理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含电子政务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等7个专业,9个专业方向。

 

3.公共管理学院近几年本科专业招生情况怎么样?

学院成立之初有本科专业5个,本科生四届332人。随着学科专业的进一步整合,截至目前,学院共有本科专业7个,本科专业方向9个;在校本科生三届669人。

近几年来,学院招生规模呈持续上升态势,2010级本科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学院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并渐趋稳定。2010级共有240人确认到我院相应专业,其中行政管理47人,土地资源管理53人,劳动与社会保障55人,信息资源管理27人,国际政治21人,社会学29人,政治学与行政学8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从2010级起恢复招生。

 

 

4.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专业学位授予情况怎么样?

学院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资源管理等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社会学等专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5.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行政管理专业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兼备,公共精神和职业技能融合,既有扎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实践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培养掌握扎实理论基础和测量、规划、投资分析等技能,熟悉相关政策法规,能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城市与房地产管理方向培养能胜任各级政府部门、城市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的管理、研究和事务工作的优秀人才。侧重于城市经济管理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1)社会保障方向培养胜任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通过理论、政策、制度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仁爱价值观,训练学生理论素养、管理能力与合作精神。

2)风险管理方向培养胜任国内外风险管理和保险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系统训练学生的风险分析、风险处理和保险经营管理技术能力等。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具备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采集、组织、加工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核心技能,强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三大核心能力培养。

(含电子政务方向:培养具备电子政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训练学生掌握国家信息化政策,各类政务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结构框架、技术运用以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等知识与技能。)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行政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既能从事研究工作,也能胜任公共与社会事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政务精英”。

 

国际政治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基本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高外语水平,较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国际组织、教育、研究、传媒等机构从事涉外性工作和国际问题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社会学专业  

培养掌握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知识,接受社会调研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有较强的分析处理社会问题,从事社会工作与管理实践能力的社会学专业人才。

 

6.公共管理学院各本科专业咨询联系人

本科专业

专业咨询人

联系电话

行政管理专业

范柏乃  政府管理系系主任

吴金群  政府管理系副系主任

13575764018(吴金群)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土地资源管理系副教授

13157114888(曹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副系主任

张海峰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教师

18042306165(张海峰)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

傅荣校  信息资源管理系副系主任 

13003633127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国际政治专业

郎友兴  政治学系系主任

阮云星  政治学系副系主任

13396597886(阮云星)

社会学专业

刘朝晖  社会学系副教授

15906619650

            

7.行政管理专业介绍。

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1987年,依托于政府管理系。2005年行政管理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增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该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兼备,公共精神和职业技能融合,既有扎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实践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千百万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该专业以行政学、管理学课程为核心,注重对政治学及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学习,注重对本科生公共行政学基本理论、方法的训练,依托研究所成员已有的科研项目,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提高学生对理论、方法的应用能力。

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行政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高等教育部门、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

 

8.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建于1987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同类专业之一。1999年、2002年先后获得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硕士、博士授予权,2009年增列为浙江省重点学科。

该专业以培养熟悉土地管理、城市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管理政策法规,能从事土地调查和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地籍测量、土地管理、城市管理、房地产评估、房地产金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工作,胜任专业管理、科研、工程和教学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讲师1人。

该专业现设土地资源管理、城市与房地产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教学科研实力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土地利用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接受土地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不动产估价、计算机制图、遥感监测及土地信息系统等技术操作应用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策科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使毕业生具有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城市与房地产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接受区域与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城市竞争力分析、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房地产投资与策划、房地产开发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和政策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使毕业生具有城市与房地产管理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能力。

该专业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培养相结合,技术方法和管理能力培养相结合,具有面广、技术性强,实验、实习内容丰富等特点。配备有先进的设备和齐全的图书资料。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若干著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国土资源部门、建设部门、发改部门、金融系统、税务部门、房管系统、农业部门、环保部门和交通部门有密切联系。

该专业毕业生去向主要有土地管理部门、建设部门、发改委部门、房地产企业、房管系统、土地估价机构、房地产估价机构、咨询机构、银行和相关的事业单位。

 

9.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立于2000年,依托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劳动经济学2011年增列为省重点学科。

该专业以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社会保障、风险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具有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方面基本技能,熟悉专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综合素质高且能力强,能够胜任社会保障、国内与国际风险管理和保险经营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拥有求是特聘教授1人。

该专业现设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两个专业方向。社会保障专业方向研究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事业的理论、政策、制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本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仁爱价值观,加强学生的理论素养、管理能力与合作精神。风险管理专业方向通过风险管理理论的学习,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理技术的系统训练,培养学生客观、冷静、前瞻的思维,全面、系统、科学设计工作方案的能力,坚毅、务实、合作的精神。

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等)、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高等教育部门、社区服务部门、劳动仲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

 

10.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依托信息资源管理系。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是浙江大学自主设置的国内第一个在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上统一采用信息资源管理名称的学科,2007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该专业根据数字时代所需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培养具备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和电子政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类信息资源管理流程,了解电子政务行为、程序,具有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采集、组织、加工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核心技能,强化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分析三大核心能力培养。

该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还聘请有1名美国Syracuse大学教授为签约教授。

该专业每年约有8-10名硕士生招生名额,其中约30%可用于接收本校和外校保研,并与美国UIUC图书信息学院等名校签订了推荐研究生协议,提供优秀生个性化深造支持渠道。该专业已与中国电信、浙江省政府信息中心、浙大网新、金智科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就业方向包括:(1)政府单位:各级政府信息中心;各级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各级政府档案局。(2)企业部门:电信企业;信息类企业,如百度、网易、阿里巴巴、浙大网新、浙大中控;各类型企业的战略部与情报部,如金融证券企业的信息分析师;各类出版发行企业。(3)公用事业部门:各类型科技情报所;各类型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如政务文件服务中心、各类图书馆、城建档案馆等。

 

11.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介绍。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依托政治学系。2003年获得政治学理论博士点授予权。

该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并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同时聘请几位国外大学教授为本系的兼职教授或学术顾问。

该专业以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地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既能从事研究工作,也能胜任公共与社会事务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注重培养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政务精英”。

该专业注重与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的渗透与融合,尤其强调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的贯通;注重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系统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强化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个性发挥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高质量培养;注重国际化,邀请国外教授来校上课,与外国本科生同课堂上课。

 

12.国际政治专业介绍。

国际政治专业依托政治学系。该专业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涉外性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国际政治、国际法、世界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国际政治和国际形势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单位、涉外部门、外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外交、外事、对外宣传、教学和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注重双语教学,强调在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两个系统能力:即熟练运用外语从事涉外工作的系统能力和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国际问题的系统能力。

该专业坚持开放性办学的思路,注重加强与海内外著名高校院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经常邀请一些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每年都有学生赴美国、英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留学,也有韩国、越南、老挝、吉尔吉斯、乍得等亚非国家的学生前来交流学习,外国留学生人数已占本专业二分之一以上。

 

13.社会学专业介绍。

社会学专业设立于1999年,依托社会学系。

该专业坚持联系实际、面向现实的办学原则,紧密围绕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结合,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旨在培养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兼具本土意识和全球视野、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学专业人才。

该专业拥有一支教学态度认真负责、教学质量精益求精,科研能力突出、知识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

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三个层次的学习和相关的实习环节,掌握社会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专业知识,接受社会调研及社会工作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培养较强的分析处理社会问题,从事社会工作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具备洞察社会的能力和智慧,可以得心应手地在当代社会各个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在就业方面有着很强的专业优势和竞争能力,有着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留学外,主要就业去向还包括: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各类新闻传播机构从事社会热点问题分析、社会新闻调查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社会发展规划、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调研分析、社会工作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市场分析、公关策划、公共形象设计、文秘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