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园、各位同学:
应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增设“城市发展与管理”专业方向,并在2014级主修专业确认工作中实施,计划招收10人。 为此2014级公共管理学院主修专业确认各专业容量调整如下:
行政管理 46名
劳动与社会保障 37+3(专业招生)名
土地资源管理 39+3(专业招生)名
信息资源管理 20名
政治学与行政学 11+5(专业招生)名
国际政治 12+5(专业招生)名
社会学 20+3(专业招生)名
特此通知。
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3月25日
附: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意识,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学科知识,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兼备,公共精神和职业技能融合,既有扎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又有很强的行政管理实践能力,能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实践和研究的高级人才
毕业要求
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知识,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判断和解决行政管理、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的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实践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城市管理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政策设计(或建议)和报告撰写等能力;
2.掌握从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单位的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实践的基本能力,具有较高的领导和组织才能,较强的行政决策和执行能力;
3.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及时把握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完善的个性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主干课程
公共管理学(甲)、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地方政府学、城市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战略管理、绩效管理、财务管理、公共预算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非传统安全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务员制度、行政管理学经典著作选读、行政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计划学制 4年 最低毕业学分 160+5+4 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42+5学分
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
2.大类课程 21学分
见社科类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必修课程。
3.专业课程 85学分
(1)学科基础课程 33学分
1)必修课程 26.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01A0030 会计学 3.0 3.0-0.0 一 春夏
041A0040 社会学 2.0 2.0-0.0 二 秋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0 1.0-0.0 二 秋
061B909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5 2.0-1.0 二 秋冬
201A0010 财务管理 3.0 3.0-0.0 二 秋冬
24122010 公共管理学(甲) 4.0 2.0-2.0 二 秋冬
241A0020 公共组织 2.0 2.0-0.0 二 春
241A0030 政治学原理 3.0 3.0-0.0 二 春夏
24120311 公共经济学 2.0 2.0-0.0 二 夏
24122001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4.0 2.0-2.0 三 秋冬
2)选修课程 6.5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4122271 人事管理方法与应用 3.0 3.0-0.0 二 春夏
24120630 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 2.0 2.0-0.0 二 夏
24121410 国际政治经济学 3.0 3.0-0.0 三 秋冬
24122230 社会政策 2.0 2.0-0.0 三 秋冬
24121080 政府规制理论与实践 2.0 2.0-0.0 三 春
2412140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3.0 3.0-0.0 三 春夏
24122030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3.0 3.0-0.0 三 春夏
24120110 比较行政体制 2.0 2.0-0.0 三 夏
24195160 决策学 2.0 2.0-0.0 四 秋冬
24195460 行政管理与政策模拟实验 2.0 2.0-0.0 四 秋冬
(2)专业必修课程 12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4120180 地方政府学 2.0 2.0-0.0 二 秋冬
24120160 城市管理学 2.0 2.0-0.0 二 春夏
24121070 战略管理 2.0 2.0-0.0 三 秋
24120350 公务员制度 2.0 2.0-0.0 三 春
24122330 领导科学与艺术 2.0 2.0-0.0 三 春
24122050 公共预算管理 2.0 2.0-0.0 三 夏
(3)专业方向课程 24学分
本专业设行政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学生须任选其一修读课程。
1)行政管理 24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4120670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0 2.0-0.0 二 春
24121310 组织行为学 2.0 2.0-0.0 二 春
24120490 绩效管理 2.0 2.0-0.0 二 夏
24122320 行政法 2.0 2.0-0.0 二 夏
24121050 行政伦理学 2.0 2.0-0.0 三 秋
24121522 非传统安全管理 3.0 3.0-0.0 三 秋冬
24120280 非政府组织管理 2.0 2.0-0.0 三 冬
24121021 行政管理学经典著作选读 4.0 2.0-2.0 三 春夏
24121951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 3.0 3.0-0.0 三 春夏
24121030 行政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2.0 2.0-0.0 三 夏
2)城市发展与管理 24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4120150 城市地理学 2.0 2.0-0.0 二 春
24122350 城市社会学 2.0 2.0-0.0 三 秋
24122440 城市发展史 2.0 2.0-0.0 三 秋
24122450 产业经济学 2.0 2.0-0.0 三 秋
24120641 区域与城市规划 4.0 4.0-0.0 三 秋冬
24122460 区域经济学 2.0 2.0-0.0 三 春
24122130 城市与房地产开发 3.0 3.0-0.0 三 春夏
24122470 城市社区管理 2.0 2.0-0.0 三 夏
24190050 城市经济学 2.0 2.0-0.0 三 夏
24122480 城市发展前沿问题研究 3.0 3.0-0.0 四 秋冬
(4)实践教学环节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4188110 社会调查 1.0 +2 二 短
24188271 社会实践 2.0 +4 三 短
24188011 学年论文 2.0 +4 三 春夏
24188220 专业实习 3.0 +6 四 春
(5)毕业论文(设计) 8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
24189010 毕业论文 8.0 +10 四 春夏
4.个性课程 12学分
(1)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和兴趣修读本专业推荐的专业选修课程,也可跨大类自主选择修读其他大类的大类课程或跨专业自主修读其他专业的专业课程。
(2)学生在专业确认前多学的课程和学分。
(3)学生境内外交流学习的课程、学分所转换的课程、学分。
(4)学生修读的各类综合性的分析类系列课程、工程设计类系列课程,以及各类具有专业与学科特色的科研实践、人文成果、工程设计成果、学科成果等创新创造类系列课程。
5.第二课堂 +4学分
(2015年3月26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