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ptualization of Chinese concepts lishang-wanglai and making a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to human knowledge
时间:2016年10月28日(星期五)14:00-16:00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250室
提要:“礼尚-往来”(lishang-wanglai or‘Recipropriety’)这一概念工具的锤炼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讲座者以中西方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的训练为基础、基于长期、深入和多频次的对江村的田野作业,以“互惠、社会支持和社会创造”为主题词,结合中国的关系、面子、人情,更新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和民间的“礼尚往来”的用法。‘礼尚往来’涵盖了赠与性、表达性、工具性和否定性等往来的形式以及道德判断、人类感情、理性算计和信仰因素等交往原则,整合了静态模型和动态网络,并以‘社会创造’作为其运作机制的深层动力。‘礼尚往来’这一概念的锤炼,是把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问题——“关系”的深度的、全方位的研究成果融入人类社会科学的知识大厦的一个尝试。近年来,“礼尚往来”概念在一系列的项目中接受了检测,如:社会支持、村民自治、乡镇社区的崛起、中国政府治理模式、中国和英国企业家的关系,以及对“金砖四国”新移民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比较研究。这次讲座将把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结合起来,探讨对中国社会的研究成果如何贡献于人类的知识体系。
主讲人:常向群教授,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博士。 全球中国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研究》主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
主要研究成果有:《马克 思主义社会学论稿》,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国农村十个村庄社会支助研究的统计报告(1979-91)》(与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合著),英国城市大学出版,1996年;《“礼尚往来”: 江村互惠、社会支持网与社会创造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英文版和中文繁体字版于2010年由台湾华艺学术著作出版社出版; 主编《社会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2014年出版英文版。
讲座语言:中文
主持人:阮云星(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评议人:曹洋 (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