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感怀红色精神:听老党员讲那过去的故事——记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硕士生第一党支部两次拜访吕志宇老先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21浏览次数:0

    为响应学院“七个一”的党建计划,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硕士生第一党支部成员组成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5人,其中,第一、第二学习小组分别于20161122日与20161220日拜访了结对老党员吕志宇先生。

    老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支部同学,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地交流。在第一次的结对交流中,吕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娓娓讲述了自己的党员成长之路。从1958年入党至今,他一直对党的理想信念保持高度认同,其中也从事过多年的党务组织工作,语至激动处,他表示,没有党就没有如今的他。而后,吕老师就如何成为合格的党员,如何进行自我要求和自我提高,如何处理党课安排和学习课业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第二次的结对交流中,吕老师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期间的发展之路,指出,尽管我们出生并成长在和平的时代,还是需要时常反省自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关系。对于年轻党员的择业观,吕老师告诫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攀比不冒进,充分认识自我的优势和劣势,寻求一份适合自己、符合自己兴趣、有意义的工作。同时,吕老师再次向我们强调了,工作过程中必须严于律己,谨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做到不偷懒、不瞒事、不害人、不拍马、不信邪、不作假、不失信,不断培养自己的党性,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聊天之余,吕老师也跟支部成员们分享了其在老年大学自主学习的书法作品,让同学充分感受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其中,吕老先生的《马塍新作》一诗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家住马塍路口的吕老先生赋诗一首巧妙回应了宋代诗人张炜的《马塍》“旧作”,与之前“水拍田塍路半斜,悄无人迹过农家”的乡野之地相比,现在的马塍已是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地。时代变迁,新旧更替,感慨系之矣。我们这批年轻的学生党员,出生于物质丰富的和平年代,在不断学习科学知识,适应新时代建设步伐时,也不能忘记反思自身,回望过去,感怀红色精神,学习并传承老党员的优秀品质。


与老党员的近距离交流不仅让我们有幸聆听到了老党员艰苦的奋斗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继承老党员优秀品质的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活到老学到老,相信这股红色精神也会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  张梦婷

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硕士生第一党支部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