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晚21时15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第十期学员秋学期第三次班会于蒙民伟楼113会议室举行,班主任仇伟老师以及十期青马成员参加了本次班会。本次班会的主题为读书分享,在过去的两周时间内,青马十期成员阅读了李侃如《治理中国》的第六章、第七章内容,在本次班会上,大家就读后感想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在读书分享会的开始,毛潇锐同学给大家带来了时事分享,从国内港珠澳大桥的正式开通,到国际要闻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分享内容范围广阔、意义重大,为之后的时事分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青马成员正式开始了《治理中国》阅读感想的分享。孙超同学对文本的三个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提出,第一,中央集权这个说法不正确,应为民主集中制;第二,意识形态控制国家这一观点,有愚民政策的导向,实际上建国这一段时间并非意识形态控制,而是符合当时情况的选择;第三,细节描写存在问题,很多事情实际上并非一刀切过程。关于阅读选段中的条块分割理论,他认为可行的解决措施,首先是联合,减少属地与功能不统一的情况,其次是通过信息库的建立形成信息的统一。
张梦婷同学对孙超的观点进行了评论。她认为,李侃如教授的论述,初读确实感觉有一刀切之嫌,并且数据过于夸张,降低了可信度。但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分析则十分透彻,并且2012年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也印证了作者观点。
高伟同学则分享了对内容的梳理方法。他把第六章与第七章的关系,看作骨架与组织,第六章为从外部观察构成的结构,第七章则是结构内部所需具体组织的补充,两者合起来,就从内外两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人”。
▲青马十期成员分享个人见解
接下来陈伟玮同学批判了文章中的举证问题。她提出有些观点缺乏例证,虽然有道理,但仍旧使人持怀疑态度。胡明泽同学同样批判了条块关系部分的举证混乱问题,并且结合自己的挂职经历,指出条块关系会使得职责不明确,造成损耗很多,容易产生形式主义的现象。
沈心怡同学着重点评了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前意识形态十分牢固,但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增长上,开始产生物质主义泛滥的现象,此时便缺乏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此外,她指出,现在很多做法或许不符合传统的社会主义定义,但确实可以稳定党的政权,壮大党的力量。
陈琳嘉同学论述了私人企业家的入党问题,她认为私人企业家入党能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中党控制的薄弱问题,但即便私人企业家不入党,党建目前在企业中的作用已经非常重要,因此她对于吸收私人企业家入党的做法存在疑惑。虞睿同学对此做出了回应,在她的理解中,党政军民企,党如果要统领全局、获知信息,就必须要将这些要素都放在一起,并且设立组织来得到信息。之后叶欣媚同学也探讨了在企业中加强党建和改革增强市场活力目标的是否具有一致性,并且引入了新的讨论点,即文本中关于领导小组的论述。此外,她认为有些决策执行时带个人色彩,因此必须要加强党的建设。
最后吴若桐同学提出,市场经济的建立增加了党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尖锐性。当粮票配给制被金钱取代,民众的利益变得数字化,因而损失就更加容易被发现,对于政策对他们利益的损害也更为敏感,党群关系是新时代需要着重思考的命题。
▲班主任仇伟聆听同学发言
在讨论过程中,班主任仇伟老师悉心聆听了大家的发言,并对同学们的疑惑之处进行了解答和补充,同时鼓励大家更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读书分享会结束后,青马班的同学都感觉自己从中获益良多,拓展了思维角度及知识储备,对我国目前的政治状态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次读书分享只是青马学习生涯的一小步,相信大家在之后的交流与学习中会不断磨练思维、突破成长。
图/文 吴若桐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
2018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