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至4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举办,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土地资源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战略”等22个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我院土地管理系主任吴宇哲教授等师生4人出席了本次年会。本次年会正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我院吴宇哲教授、岳文泽教授、谭永忠副教授、郑盛副教授增选为委员,吴宇哲教授受聘为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吴宇哲教授(中)、谭永忠副教授(左二)及浙大校友出席会议
4日,学术年会第一分会场“土地资源科技创新与精准扶贫战略”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召集,我院吴宇哲教授与云南财经大学杨子生教授、西南大学廖和平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周国华教授担任分会场共同主席。来自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分会场,专家、学者、研究生的13个报告围绕耕地保护、乡村土地配置、城乡用地管理、精准扶贫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院吴宇哲教授作了题为“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学术报告,报告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出发,对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进行了系统回顾,提出现在从数量保护走向质量保护,未来从质量保护再到生态保护的转型思路,涉及到耕地占补平衡转型、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提升、生态休耕试点推广等议题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兴趣与共鸣。我院土地管理系谭永忠副教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讨论。
吴宇哲教授作主题报告
谭永忠副教授与会场师生积极交流讨论
随着4日下午分会场的结束,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举行闭幕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成升魁教授、中南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黄健柏教授等领导出席闭幕式。我院吴宇哲教授代表第一分会场总结发言,指出会场交流体现了多功能、多学科、多尺度、多方法四个特点。交流中把握了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功能性,在扶贫、移民、乡村振兴、土地休耕、土地流转等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从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多学科切入,并注重多学科的融合;交流的尺度涵盖国际、全国、区域、县域、乡镇,面上的宏观分析与点上的典型调查充分结合;交流中还体现了多方法的应用,统计学、回归分析、文献可视化、案例调研,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吴宇哲教授(左一)代表第一分会场总结发言
图/文 莫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