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众,求真务实——记2018年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总结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冯军发布时间:2018-11-14浏览次数:75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要求,同时也基于社会工作服务大众,实务为先的要求,2018117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18年浙江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习总结会。总结会议在蒙民伟楼250召开,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钱文荣、MSW中心办公室主任冯军、MSW中心秘书刘晓婷、2017MSW校内督导马高明出席本次大会,大会也邀请到实习机构督导原浙江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张华、低收入家庭核对指导中心鲍柏焕、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督导赵胡明、秦芸、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社工肖矿、杭州市基督教青年会办公室主任来华出席本次大会,并对实习学生实习成果汇报和浙江大学社会工作学生专业实习规划提出了中肯建议。2017级七个实习点的同学们分别上台汇报展示实习经历与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2018级全体MSW学生参摩了本次大会。会议由冯军主持。

钱文荣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良好机会。他认为社会工作学生应该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勇于担当。学生发展的要义第一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第二熏陶专业精神;第三是锻炼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二者的紧密结合。他对本次2017级社工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展现出了学风和水平表示充分肯定,为以后学生的继续学习树立榜样。


两月来,2017级社会工作研究生虚心学习,踏实工作,积极思考,磨练提升,顺利完成了实习的各项任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和学科,专业实习尤为重要,本次2017MSW专业实习共由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浙江省民政厅、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基督教青年会、红十字会、现代城社区七个实习点组成,充分保障了同学们自主选择、专业引领、多元发展的特点。现将各实习地点的工作总结如下:

1.       杭州市残疾人托管中心实习小组

是杭州市市委、市政府关爱弱势群体、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程和民心工程。本级同学分别在其护理科、康复科、外联科开展实习,组织社会助残活动“仁爱大家行”、石灰桥社区端午节活动、康复护理类活动“绿马甲”行动、集体生日会等。通过实习,同学们对残疾人尤其是智精残障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我们不一样”的刻板印象到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其中发挥宣传和联结的作用,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汇报后,校内实习督导马高明博士从残疾人托管中心所托管的对象特征切入,阐述了针对于不同托管对象作为社工应该有不同的关注点,并对于残疾人托管中心实习的同学们不辞辛苦、披星戴月往返于学校和实习点的进行进行了表扬和鼓励。


2.       浙江省民政厅实习小组

在浙江省民政厅的实习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实习生与员工分配在一间办公室,一对一手把手带领实习生熟悉、学习日常工作内容,并按照实习进度与实习生掌握程度分配不同的工作任务;第二阶段,实习期间,实习生会帮助整理近年省政府、省厅发布的政策文件;协助办公室员工处理日常工作;完成处长布置的任务以及跟随副处长实地调研大型公益项目开展情况等;第三阶段,在省厅社会救助处的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可以接触到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文件、浙江省社会救助概况;第四阶段,建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原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张华对在民政厅实习的4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张华处长说“身担浙大社会工作专业校外督导一责,又从第一届浙大MSW入学就开始承担实习生培养工作,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并表扬了实习同学们的自律精神、学习精神,自己也从每一届的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民政厅实习基地在实习同学们带教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严选带教老师,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项目,并实现了民政厅+实务机构:顶层设计+具体实施想结合的双实践机会,为在民政厅实习的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3.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实习小组

中心以自费寄养为主,设休养楼7栋,床位共1450张。实习生工作以组织小组工作、个案服务为主要内容。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开展了针对于机构护理员的巴林特小组,将在医务工作者压力管理非常有效的方法运用在机构护理员身上。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对中心工作的思考,包括护理员待遇提升和压力管理、孤寡老人照顾、志愿者和义工资源的利用等方面。锻炼了自己工作动力、沟通交流和文字能力,对伦理难题有了切身的体会与把握。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社工秦芸对于实习同学们的实习进行了点评,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按照学生兴趣规划实习方向,将学校所学的老年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下沉至实践进行检验,也提出了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对于社工来说可能会碰到的“移情”与“反移情”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并对于同学们的实习态度和成果进行了表扬。


4.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小组

实习同学参与策划、宣传、举行以志愿者为对象的端午节系列活动,在其中充当策划、沟通、管理和教学的角色;阶段性志愿者培训活动,对新注册的志愿者进行了院感、消防、急救、首问负责等内容的培训;暑期职工子女体验营活动。在实习过程中确定介入科室、学习了科室相关医疗知识、院感、急救、消防等一般知识;由所在科室的带教老师在病区进行指导,以完善较为成熟的项目或者开展小组活动为重点,加深他人对社工的认知,收获良多。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社工肖矿从自己硕士期间在湘雅医院实习的经历讲起,对于浙一实习同学的实习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医院场域实习与其他组别实习同学相比,面临着与这个特殊场域紧密相关的种种挑战,如:如何向病人介绍自己的身份、作为非医学生要学习艰深的医学名词以便与患者建立起信任感。肖矿还提到医院场域的医务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工作不同,她是不同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应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介入对象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老年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甚至临终关怀等等。作为浙一第一次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习,这个尝试是创新的并具有重大意义。最后肖矿以“不要因为光很微弱就畏惧前行,在实践中你会发现一句真诚的感谢,一个会心的微笑,足以照亮前行的路”结束点评,并希望与在座诸位督导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共勉。


5.       基督教青年会实习小组

下设三个分社区,分别为大学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和红石板社区,在社区中以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为主,一方面承担了活动策划、组织、反馈工作,另一方面撰写了较多活动记录、反思报告等,不但使自己的文字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在实务操作中培养了自己与老年人、陌生人建立关系、沟通互助的能力。


杭州市基督教青年会办公室主任来华进行了点评,她提到同学们实习期间恰逢基督教青年会进行5A社会组织申请阶段,同学们协助完成了大量的文字工作,为基督教青年会申请成功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来华主任还提到希望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化实习合作关系,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6.       红十字会实习小组

浙江省红十字会是中国红十字会的省级分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核心业务和赈济救护处主要工作,适应实习生活后,从基础工作逐步到更深层次的工作内容,进一步参与到红十字会的一些活动。同学们认识并体验了另一中社会救助的方式,学到了可以受益终生的应急救护知识,成为以后人生中所有的回忆都是最宝贵的财富。感谢有这样的机会,让同学们认识红会。


7.       现代城社区实习小组

现代城社区是个商住型社区,设有现代城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了取得专业社工资格证(助理社工师)的社区社工11名,另有两名驻社区社工机构社工2名。其工作内容主要有送文化进基层活动、端午节活动、安全建设社区宣传、五水共治问卷调查等。在此过程中,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有了更加丰富具体的认知与体验,结合自身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在不断的反思中加强专业素养,同时与现代城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实习生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整个过程收获颇丰


全体实习学生除了撰写实习日记、周记、总结报告外,学院还召开“经验互助会”,提供学校支持与指导,此外学生充分发挥社交平台的作用,记录实习期间自己的所见所闻,两个月的时间里,累计举办活动40余场,累计发布各实习机构新闻稿和推送20余篇,顺利完成实习机构学习任务并锻炼了实务操作能力。学生汇报完毕后,由实习负责人刘晓婷老师进行总结,表达了对各实习机构提供实习场所与指导意见的感谢,并对未来的实习改进提出具体的举措和计划,为MSW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多元、负责的锻炼机会。

 

实习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活动丰富,内容充实,感受深刻,不虚此行。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未来,我们将努力做好社会服务的桥梁,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传播好自己的所学所获;我们将认真扣好自己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供稿人:2017MSW 于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