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书亦人生 ——记公管学院第十期青马学员春学期第二次班会暨第二次读书分享会

发布者:杜锦佩发布时间:2019-03-22浏览次数:44

2019321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第十期学员春学期第二次班会暨第二次读书分享会于蒙民伟楼113会议室举行,班主任仇伟老师以及十期青马成员参加了本次班会及读书分享会。

本次班会紧接着上学期的读书分享进一步展开。首先由毛潇锐同学分享了阎步克的《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书的主要内容,并在辩证性吸收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发表了以下感想:首先,社会学家对历史提出模型的做法是否是正确的有待斟酌;其次,中国五千年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虽经历缓慢的演变,但既不能认为其是静止的,也不能在与西方对比中忽略其优越性。

接下来的分享围绕三本故事性较强的著作展开。张梦婷和陈琳嘉同学共同介绍了《相约星期二》这本自传式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围绕身患重症的老师为作者在十四个星期的星期二上的人生哲理课展开,张梦婷结合专业课上对于“鸡汤文”的探讨,引用张五常的名言说明“套套逻辑”也有其自身的价值;陈琳嘉则选取了十四节课中的一些片段,有关衰老、婚姻的感悟使大家陷入对于生活的反思,感受到了小说的温暖和力量。胡明泽同学和吴若桐同学一同分享了《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一书,胡明泽主要围绕全书的具体内容展开,揭示了作者在美国街头的研究历程和心境,吴若桐则结合人类学相关理论和讨论,对作者人类学研究中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而后,陈伟玮同学带来毛姆的名著《月亮与六便士》的分享,在充分介绍小说人物和情节的基础上,提出“既要月亮,又要六便士”的期许,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充实生活、追逐梦想,并推荐了相关电影《狗十三》。

学员们不仅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起伏,结合自身经历,升华了各自对人生的感悟,还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领域著作的分享拓宽大家的知识范围。虞睿同学向大家分享了《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的学问》一书,向大家介绍了NLP的心理治疗方法,并分享了自身实践的经历和感悟,并在最后提出了对于其不足的反思。沈心怡同学分享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一书,一方面使大家从总体上了解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历史与现实,另一方面通过介绍两个不同的工人群体揭示了不同领域工人境遇的特殊性。高伟同学带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的分享,通过摘录文中的对话,结合中学时帮助抑郁症同桌的经历,发出平等对待、关心爱护“精神弱势群体”的号召。

本次读书分享在掌声中落下帷幕,虽然分享已经结束,但学员们真挚而深刻的感悟、新颖而独到的观点,却会长久萦绕在各自脑海,为今后的人生路程和学术道路提供灵感与启示。祝大家都能在读书道路上收获自己的精彩。

 

/文 沈心怡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

  20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