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大学“治理中国”博士生论坛“土地政策”专题分论坛顺利举行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19-04-30浏览次数:64


428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承办的“土地政策”博士生专题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140会议室顺利举行。该论坛作为2019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治理中国”博士生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受到广泛关注。

分论坛于下午1点半正式开始,首先由SSCI期刊Cities主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赵鹏军教授进行了论坛的开幕主旨演讲,主题为TOD(公交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问题与思考。香港大学邓宝善教授、中科院龙花楼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许智文教授、浙江大学吴宇哲教授共同出席了开幕仪式。

赵鹏军教授做开幕演讲

随后,我院土地管理系博士研究生陈宇璇作为召集人对来自各所兄弟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们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并简单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基本情况。

土地管理系博士生陈宇璇作为本次论坛召集人发言

分论坛共设置论文分享与专家点评两个环节。论文分享环节中,来自剑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的9名优秀博士生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报告;专家点评环节,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原理事、《中国建设报》原总编、城市发展研究主审、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冯利芳先生和香港理工大学黄小慧博士对9位博士生的研究报告做点评,并展开深入交流。本次论坛吸引了多位浙江大学及其他高校的师生前来旁听并展开交流。

来自广州大学的朱姝同学做了题为“乡村空心化的精准识别与评价——以粤北连州市164个村庄为例”的报告。报告以连州市为例,分析了乡村空心化的原因,构建了乡村空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连州市空心化程度进行了等级评定和类型划分,对其进行识别与评价。

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申端帅同学做了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逻辑是什么?以同地同权同价同责的实现为切入”的报告,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同地同权同价同责”四个方面,尝试理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的整体逻辑。“同地同权同价同责”实现程度的高低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成熟程度息息相关,需加快修法进度和完善政策配套,政府需加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培育工作,助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

来自浙江大学的郑淋议同学做了题为“农村土地制度的公私争辩与现实反思——中国大陆为什么要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报告,从农村土地制度公私分殊的理论争辩出发,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产权配置与治权安排的分析框架,以两岸为例分析比较了集体所有与土地私有的产权差异;并以来自集体所有制的特性分析了治权差异,得出了中国大陆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而不实施土地私有制的可能解释和政策启示。

来自剑桥大学的肖超伟同学做了题为“Using Big Data to Analyze People's Activity Patterns in Different Urban Function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的报告,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人口密度的静态研究和动态活动分析,形成了可视化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四阶段的交通模型相结合,对不同区域人口流量进行预测。

论坛现场一

来自浙江大学的王薇同学做了题为“繁荣与包容:保障房供给对城市发展的效应研究”的报告,从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保障房供给现状和新型城镇化三方面介绍了历史背景。构建城市发展指标体系和保障房供给指标体系,采用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数据,实证检验城市间保障性住房供给差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金慧霞同学做了题为“Spatial Regul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Multi-Scenario Simulation: A Case Study of Xuzhou”的报告,从耕地保护、生态保育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构建城市扩张模型,进行情景模拟分析。

来自南京大学的刘哲同学做了题为“The Impact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the Land Transfer Prices in Urbanizing China”的报告,采用了中国县级土地交易的微观数据集,并与高铁站信息以及县级地方经济数据相匹配,研究了高铁建设对中国县级经济和土地的影响。

来自浙江大学的章笑艺同学做了题为“A Bottom-up Approach of Land Use Transfer in Market-Driven Land Reform: Using Web Crawl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on Zhejiang, China”的报告,研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土地流转数据的获取、加工清洗和匹配,获得可利用的质量更高的数据。

论坛现场二

论坛现场三

最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温阳阳同学做了题为“近40年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点利用转型多维测度研究”的报告,构建了农村居民点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型,多角度、多层次分析了1980年至2018年不同时段京津冀地区县域农村居民点转型的幅度特征、转型趋势特征、转型形态特征和转型强度特征。

冯利芳先生对博士生的精彩展示做了全面、深刻的点评与总结,大到文章立意、研究意义、数据选取,小到文献引用、展示中用到的概念,在场的各位研究生们都获益匪浅。另外,冯利芳先生还鼓励在场的研究生多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黄小慧博士则从如何寻找研究问题以及理论创新的角度,为博士生们提出了建议。

冯利芳先生与黄小慧博士进行现场点评

黄小慧博士与各位同学合影


至此,分论坛在各位报告者及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和交流中圆满结束。所有参会人员都从本次论坛中学习到了平时较少接触到的知识、信息,更是建立了不同学校之间土地管理学习者的友谊。大家希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论坛能够不断延续,越办越好,为更多学校更多博士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开阔研究视野、建立学术合作的平台,并成为全国社会科学博士生学术交流的品牌活动。

全体人员合影


/文:陈宇璇、王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