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治国经典 感悟政治理念——记公管学院第十一期青马学员秋学期第四次班会暨第一次读书分享会

发布者:杜锦佩发布时间:2019-11-01浏览次数:49

2019111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第十一期学员秋学期第四次班会暨第一次读书分享会于蒙民伟楼113会议室举行,班主任佘筱燕老师以及第十一期青马成员参加了本次班会及读书分享会。

在个人及集体读书分享前,关茹星带来了两则时事新闻。她首先介绍了目前盛行于经济圈的比特币与区块链,并对二者的概念及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关茹星谈到,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货币,有着较大的利润发展空间;而区块链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与传统第三方交易机构相比,可以有效简化交易手续、降低风险。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二者是游戏与游戏机的关系。经过一番讨论后,青马成员一致认为,我国仍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购买投资比特币务必谨慎。此外,国家对于区块链的发展较为重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青马成员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区块链。

关茹星分享的第二则时事新闻是发生于其家乡江苏无锡的高架桥倾覆事故,事故后果令人唏嘘痛心的同时也引发了大众对于其背后责任问题的思考。关茹星首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法律太过严苛,让百姓没有执行的能力。楼诚与郑李璇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在他们看来,法律对限制超载的规定具有科学依据,问题在于过低的犯罪成本让违法者有恃无恐。

接下来是丁谱尔的个人读书分享,她分享的书目是有着“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之美誉的钱穆先生的名著《人生十论》。从目录着手,丁谱尔将该书的大致框架展现在大家面前。随后,她针对自己最有感触的点——人生的目的和自由,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认为,目的不如目标具体,它更加飘渺宽泛。人生存最基本的问题是实现生物自由,在有了经济基础后方可追求文化自由。楼诚则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此二者难分先后,并以刑罚为例具体说明。同样看过该书的郑李璇表示,先有自由人生再有文化人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

在两位同学分享完毕后,第一次读书会正式拉开了序幕。针对佘筱燕老师在第二次班会后发给青马成员的《治理中国》第三章内容,每位同学读完后都收获颇丰,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郑璐奇和关茹星都对书中提及的“条块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前者更多从宏观的角度理解这种模式,后者则关心其存在的原因及改进的方式。张世艳针对“分散的集权主义”发表了见解,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汪佳琦就秘书”的发展及其中存在的贪污腐败、裙带关系现象进行了剖析。周益有感于高层政治中的高度个人化体制,认为其仍带有革命的残余特征。丁谱尔则将这两章归纳为三个部分:党与国家的控制问题、固有的结构分层、贪污腐败;何瑶嘉从领导干部的发展历程着手,认为国外作者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全面;郑李璇客观指出了该书的优缺点,即它从内外部分析中国政权组织,并提出了很多政府治理的方法,但对于其他党派的政治作用没有涉及,且缺少近期政治体制的新变化;潘捷以城管局为例,针对政府扮演角色由极权主义到权力主义的变化指出国家过度控制社会的弊病。最后,楼诚对所有同学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观点,诸如中国存在隐形级别,这拖慢了领导干部的成长速度等等。

在班会的最后,佘筱燕老师对首次时事、读书分享及读书会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对青马成员在未来活动中的表现寄予厚望。

 

/郑李璇

/潘捷

公共管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

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