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关于开展2020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互联网+青年扶贫”专项实践行动的通知

发布者:杜锦佩发布时间:2020-06-16浏览次数:205

各位同学: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历史契机,立足实践育人新理念,鉴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我院根据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决定开展“互联网+青年扶贫”专项实践行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意义

1.彰显青年的社会责任。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水平、全面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青年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到扶贫工作中,心系脱贫攻坚一线,心系农村、心系农民。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扎实做好教育帮扶工作,开辟教育精准扶贫新途径。彰显出青年一代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勇担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

2.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这是抗“疫”期间的一次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特殊的网络课,是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一堂大思政课。使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深度实践,把脱贫攻坚作为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主动投身国家脱贫攻坚主战场,强化使命担当,在助力扶贫中受教育,长才干,贡献磅礴青春力量。

3.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组织学生深入了解并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二、活动特点

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以青年学者为指导教师,青年学生为主体实施。使“互联网+”扶贫能够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武装脑袋、丰富口袋”。引导求是青年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入基层、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群众。

三、实践活动内容

2020年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见附件)等为核心,以大学生所在家乡县区为补充,开展“互联网+青年扶贫”线上实践活动。

1.宣传扶贫成效

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积极宣传脱贫成效显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的先进地区和单位;积极宣传减贫带贫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社会公认,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积极宣传信念坚定、作风过硬、实绩突出的好党员好干部,讲好感人的扶贫故事,提振脱贫信心。

2.讲好家乡故事

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用心讲好家乡故事,挖掘当地历史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导航、导游、导览,广泛吸引游客,助力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乡村振兴。

3.助农消费扶贫

将互联网、新媒体技能运用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主动为贫困地区农产品代言。在“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注册个人或者团队的“直播间”,宣传家乡的名特优产品,做家乡名特优产品的推荐者和代言人,促进消费扶贫。

四、工作要求

(一)落实安全保障,跟踪实践过程。届时学院会建立社会实践安全保障工作体系,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做好防疫安全工作预案和行前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学院会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统一购买保险。对于确需开展聚集性实践或跨省跨市实践活动的团队,由学院党委研究审批后报校团委备案。

(二)紧扣实践主题,注重宣传成效。各实践队伍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紧扣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鼓励运用自媒体记录实践过程,鼓励联系校外媒体进行投稿,并及时向学院团委报送相关活动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

(三)挖掘实践内涵,深化实践成果。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实践队伍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各项总结工作,通过团队总结、报告会、交流分享会等形式,挖掘实践内涵,深化实践成果,做好成果宣传展示工作。学院将根据校团委的统一部署加强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考核、评比、表彰等工作,对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指导老师分别给予表彰和奖励。

活动要求

(一)专项团队统一考核标准,每支团队需达到团队人均直播不低于5场次或团队人均直播累计观众超过500人;团队制作5-10分钟时长剪辑视频1个,视频格式:WMV,MPG,MPEG,AVI,MOV,MP4等主流视频格式,作品分辨率不得小于 1920×1080;团队完成不低于5000字的调研报告或扶贫方案1篇。

注意事项

(一)实践项目申报通过社会实践网络平台进行(网址:http://10.202.82.70具体操作指南见附件1)。团队学生负责人(队长)需于622日前完成立项申报并提交至学院团委审核流程。

、联系方式

(一)如有不明事项,请联系:盛同学 13806251624;

(二)请大家关注浙江大学团委官方微信“zju-tw”和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官方微信“zjushsj”了解社会实践动态详情。


 【附件1】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填报指南(学生申报).pdf


公共管理学院团委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