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坚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浙江大学应急管理学科组、社会保障学科组及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教工党支部、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生党支部,于2021年4月21日联合举办以“打好思想‘免疫针’,筑牢应急‘防火墙’”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前往杭州赛孚城·咸亨国际应急安全中心调研学习。公共管理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刘淑霞老师一同出行。
活动伊始,负责人董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赛孚城(源于英文“safe city”的音译)的基本情况。赛孚城·咸亨国际是一个集应急安全文化推广传播、安全技能实训、应急装备展示体验、应急装备市场推广、应急物资储备联动、应急资源交流共享、应急产品科研开发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前瞻性安全服务中心。相比民间的救援队伍,赛孚城的救援队60%以上是退伍军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从事应急安全文化公益宣传工作并积极参与应急救援救援活动,获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接着,董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破拆搜救区、消防装备配置区、无人区、人防水利区等,通过生动细致的解说和实际的模拟操作向我们展示了各种新型逃生工具和救援工具,如:极易操作的安全锤、功能强大的红外热像仪、灵活工作的生命探测仪等等。通过有趣的问答互动,老师和同学们大有所获,了解了许多应急装备和应急设施。
随后,在董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在逼真的高科技实景环境中,学习了结绳训练、车辆落水自救互救、触电自救互救、AED除颤仪使用等安全和救援知识,体验了地震应急逃生、地铁应急逃生、高层缓降、垂直电梯故障逃生、模拟灭火等项目。通过实操,引导广大党员提高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另外,董老师还提醒我们家庭不仅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安全隐患的空间,在家中要记得定时检查热水器等插座、做好安全防护。党员们纷纷表示“一次学习,终身受益”。
活动最后,社保系教工党支部的部分教师代表与董老师就应急管理学科未来教学空间与科研合作方向展开探讨交流,期许未来能够围绕应急管理学科发展,做出标志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借鉴国外应急管理体系有益做法,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作为党员,应主动承担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学思悟行,带动身边人做好“关键小事”。
我认为,在目前或者是未来,科技将会在应急预警,应急处置以及恢复工作中将会扮演越来越重的角色。这一角色作用主要展现在对人命的保护上,这种保护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预警准确性、提高灾害后的搜救效率,更好的降低灾害的影响以拯救受灾群众的生命。二是,运用科技手段救灾、防止次生灾害伤害救灾人员。
在未来应急管理工作中,加强各专业领域的应急管理教育工作应该是重中之中,我们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冲突事件积累了一定的应急经验。但是面对涉及到各种专业安全生产领域内的突发事件,以及专业度更高的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应对乏力。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专业的科学知识去应对科技含量高的危机事件。所以有必要在各领域内打造属于各领域的专业的应急队伍,不要把消防人员当成万金油去处理高科技灾害,比如核灾难等。
——浙江大学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姚型浩
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这个专业一出来做不了消防员,学到的些许屠龙术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也用不上,有些工作如预防就算做的好却不能凸显显赫的政绩,所以我一直在想我们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学计量?懂每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全流程?我觉得就是要学一些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加速自己经验累积和学习能力的东西,可能消防员和屠龙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行。
——浙江大学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夏海青
在参观杭州咸亨国际应急安全中心的过程,第一,我对应急有了更真实更全面的感受。真实既因为亲身体验了地震、火灾逃生、台风模拟场景,也因为应急安全中心教练所展示的一些新兴技术和日常应急小知识。全面是因为认识到应急不只是大灾大难才需要应急,应急有灾种之分但没有大小之分。第二,关于现场指挥,希望有机会能在应急安全中心体验一下他们是怎样现场指挥的。
——浙江大学应急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苏林梅
文/鲍晨、邱丽敏、赵婷
图/邱丽敏、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