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下午14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第四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新大楼112报告厅顺利举行,学院退休教师、浙江大学原宣传部部长、公共管理学院原政治学系系主任郑元康教授受邀做了主题为“浴血奋战!改天换地!”的专题党课。他按照“党史学习的重要性”、“28年革命史介绍”和“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群众的内在逻辑”三个部分,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想为各位老师和学生激情开讲、娓娓道来。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政治营养
郑元康教授认为,过去百年,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浴血奋斗中闯出了一条革命之路,从自力更生中铺就了一条建设探索之路,从敢闯敢试中开启了一条改革开放之路,从砥砺奋进中擘画了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一路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历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大浪逐新的改革时代,绘就了一幅积极向上、震撼人心的精神图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快速发展之史,更是中国共产党的砥砺前行之史。回顾过去的发展史、奋斗史,才能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政治营养,才能扎根中国国情的内在逻辑,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中国力量。
从浴血革命中取得伟大胜利
紧接着,郑元康教授着重介绍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28年的浴血革命历史。从他年轻时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互动、沟通的故事讲起,将28年浴血革命的历史归纳为“642”三个数字,分别为6个伟大工程、4个斗争阶段和2条斗争路线。其中,6个伟大工程包括形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总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创新;建立新生的红色政权;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为主的革命指导思想以及发挥“党的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4个斗争阶段包括1924~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1927~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以及1945~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2条战线包括革命外部进行的三场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党内的路线斗争。
从五大要点中理解党的领导
之后,郑元康教授向各位师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的内在逻辑。他表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于中国共产党坚守的五大信条——“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理想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敢于革命、勇于革命、善于革命”的自我革命精神、严密的纪律和规矩以及“五湖四海、任人为贤”的选人用人机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课最后,郑教授鼓励在座的所有师生要为中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建设添砖加瓦,积极贡献力量。
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姚晨主持,学院师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140余人参与了党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