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百年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第五讲顺利举行

发布者:郎明紫发布时间:2021-06-30浏览次数:27


2021625日下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第五讲暨“先锋学子”党课在蒙民伟楼139报告厅举行。浙江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讲师、学院教授余逊达老师受邀主讲“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主百年发展”专题党课。

余教授以关于民主的一般理论开篇,系统介绍了民主的定义、内涵、基本特征等基础知识,从作为权力与作为治国术、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不民主的风险与民主的风险等不同方面解析思考民主的两种视角。随后他按照革命时期、建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时间轴为线索,回顾中国民主发展的三个高潮,即:延安时期的民主、建国时期的民主、改革开放前十年的民主。余逊达教授认为改革开放前十年的民主具有恢复性质,此后中国民主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余逊达教授阐释了革命时代的民主与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创建时的民主与新中国创建时创造的辉煌,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民主发展的曲折与中国体制的韧性、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发展的深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等一系列重要关系,总结了中国民主发展的特点、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创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经验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不足与中国民主未来。他认为,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民主,一直是党追求的目标,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进步,也一直伴随着在民主政治上的进步。

余教授指出,中国的民主发展具有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在党的整体布局中推进,借鉴西方经验但不抄袭西方模式,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理等特点。当前在新的历史变革阶段,国家正在经历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数字化改革、共同富裕、中西方制度的竞争,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相信中国的民主体制机制将逐渐完善,质量将越来越高,最终在民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上走到世界前列。作为新时代的公管人,要从民主发展的进程中汲取营养,辩证地思考民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助力民主发展,努力在现在与将来的工作岗位上真正践行“执政为民”的思想。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师生党员代表等近200人参加党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