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联合系所学生支部赴富阳区富春街道“未来社区“试点创建单位——百合社区与江滨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党员们详细了解了百合社区与江滨社区“未来社区”试点创建方案。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未来社区”作为新型城市功能单元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社区生活的共同愿景。在坚持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的价值导向下,社区围绕全生活链服务需求,依托智联数字一体化平台,按照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的设计要求,将社区打造成有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的友爱大家庭。同时,两个试点社区也充分结合自身区位特点与文化资源禀赋,进行“未来社区”场景的个性化设计。在参观中,党员切实体会到了两个试点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除社区外,党员们也参访了阳陂湖湿地公园与秦望城市眼展览馆。富阳区始终坚持保护绿水青山,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湿地水城“理念下,富阳区对阳陂湖生态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综合修复举措。湿地公园的建设不仅构建“一湖七园”的生态空间,为“未来社区”增添生态底色,也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共同富裕注入了生态动能。
最后,党支部的党员们与社区有关负责人就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持续提升社区群众幸福感等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城市发展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吴结兵教授在总结中指出,社区治理和共同富裕一脉相承,应注重从共同富裕的角度来理解“未来社区”发展方向。“未来社区”的大方向应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居住要求的期望,提升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另外,共同富裕也强调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均衡发展,应将“未来社区”作为一种理念,推动“未来社区”化,让更多的社区享受到优质公共服务,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针对如何将共同富裕与“未来社区”结合起来,吴结兵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提高公共服务优质供给。就未来社区构建而言,应打破功能分区的思维惯式,以生活需求为导向,提供更加精准化、融合式的服务。二、助推第三次分配。社区是共同富裕第三次分配的重要载体。未来社区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举办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创设社区发展基金会,在社区层面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三、深化数字化改革。利用数字化技术细分治理单元,畅通沟通渠道以促进居民参与;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为居民提供差异化服务;深化推进数字化改革,推动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