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育人使命、弘师德师风”——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举行基层教学组织研讨会

发布者:郎明紫发布时间:2022-04-20浏览次数:142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 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通知》(浙教高教〔2019〕91 号)等文件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更好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20224月13日中午,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基层教学组织联合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教工党支部开展“强育人使命、弘师德师风”——基层教学组织研讨会。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谭荣教授,本科生教学管理办公室王卫星主任、朱海燕老师共同参与。

 

研讨会伊始,全体老师于学习强国平台观看了清华大学首届新百年教学成就奖获得者于歆杰教授的视频讲座《如何以高质量在线教学应对高校疫情防控大考?》。视频从理念、工具和教学法3个层面,介绍清华大学以大规模实时交互式在线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线学习质量的思路、举措与成效,并探讨疫情结束后,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在线教学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发展和新机遇。

 

研讨会上,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系主任林卡教授代表社保系基层教学组织对老师们参与此次活动表示欢迎,他谈到,基层教学组织研讨会是一次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借此机会,畅所欲言,互相交流。随后,风险管理与保险学课程组教师张跃华教授、施红副教授做授课经验分享。张跃华教授从课程基本情况、教学资源及使用情况、教学过程与评价、教学设计、授课过程、课程管理等几个方面分享了《社会保险学》课程教学经验。张老师特别谈到,浙江大学的教师应该敬畏课堂、敬畏教学,认真备课、认真授课,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的学生栋梁。社保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施红副教授从教学设计、案例应用、教材更新等方面分享了《保险学》课程教学经验。施老师特别谈到,成长于信息时代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信息搜索、检阅能力,作为任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更新迭代授课内容,将理论结合当下前沿实际案例,生动准确清楚地向学生授课。针对基层教学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与会老师们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米红教授指出,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度与学习激情,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方法完成高质量教学。文科资深教授姚先国谈到,要用好教师的独特优势将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何文炯教授强调,教学是一门学问,没有一位教师是天生就会授课的,需要不断改进、调整教学方法,以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的态度,认真对待,启发学生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有更新的思考。王卫星主任建议社保系基层教学组织可以更多的做一些团队建设的尝试,以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研讨会最后,谭荣副院长做总结发言。他强调,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不同于系所的建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学术机构,可以通过培养方案更新优化,关注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学量的轻重搭配来找到一种方法,将教学工作真正落地。

 

研讨会由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副系主任、社保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刘晓婷教授主持。土地管理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张衔春、特聘副研究员张英男,城市发展与管理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张永平,科教战略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杨洋等青年教师也全程参与了研讨。苗青、刘涛、马高明等老师以线上形式参会并作发言。

 

 

供稿:赵婷

摄影: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