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举行了“课程思政工作坊”成立暨课程思政工作研讨会议。会议由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谭荣主持,学院院长赵志荣、党委书记杨国富以及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成员、一流本科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负责人等共约2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
首先举行了“公共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成立仪式。会议主持人谭荣宣读了学院成立“公共管理学院课程思政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公共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的文件,介绍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坊2022年年度工作计划”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围绕完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机制,落实课程思政全课程覆盖,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和水平,推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等积极研讨,加强全员铸魂育人意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积极营造课程思政育人氛围。课程思政工作坊副主任傅荣校从遵从教学规律,强调协同育人机制以及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发言。课程思政工作坊副主任高翔结合教学科研实际从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开展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了发言。
会议第二个部分是主题发言和研讨。会议邀请了余逊达教授作“我从事课程思政的几点体会”主题发言。他从课程思政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知识如何进行传授、如何在知识传授中体现思政要求等方面同参会教师一起进行了探讨,同时余逊达教授还结合正在开设的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交流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切身体会。余逊达教授表示课程思政需要关注国家、地方、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知识上的需求,要着力在真正从学理上构建对如何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的价值认同。并且他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以事实为基础的全面知识,要注重治学能力、分辨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余逊达教授的主题发言,与会教师均表示对于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还提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与专业、学科以及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服务价值相结合、课程思政点要体现专业性、与知识紧密正确结合、课程思政要去庸俗化、结合课程不同特点,把学生需求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等建议。
最后,谭荣教授做了会议总结,他认为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公共管理学院特色,做到高端化、去庸俗化、学术化。对于任课教师来说要正视自身的双重身份,任课教师既是规则的理解者、认识者,同时也是规则的建设者。他表示本次会议意义重大,为之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初步工作思路、目标以及举措,收获很大,学院以后会多举办这样的研讨活动,更好地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