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师生党支部共建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应急管理专业建设,引导师生追逐青春理想、释放青春热情,5月31日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教工党支部联合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生党支部举行“火焰蓝、心向党”联建联学主题党日活动,前往杭州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二站交流学习。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特勤二站站长裘丽峰、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处二级指挥员孙昊,副站长吕兴国及特勤二站数位消防救援人员全程参与。
抵达特勤二站后,副站长吕兴国首先向师生们介绍了该站消防救援的大致情况。该站一年的出警量在600起左右,其中约一半是火警,另一半是救援,平均每天出警1.6次。消防救援涉及的种类颇多,在“全灾种,大应急”的背景下,消防员的职责大幅拓展,在原有防火灭火和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消防救援任务基础上,水灾、旱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的救援都成了救援的主责主业。队上的34名消防员坚守岗位,除救援辖区内的事故外,近年来还协助组织了河南、山西等地的救援活动。吕副站长在交流中说到:“只要人民群众需要,我们就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出警处置”。
随后,吕副站长介绍了九种不同类型的消防车和不同救援的防护装备。常见的消防车种类有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远程供水消防车、举高类消防车和云梯登高消防车等。除此之外,该消防站还配备了一辆核生化侦检消防车,目前全省仅此一辆,能够用于现场侦检化学污染、核辐射污染和生物污染等。为适应灭火、抢险救援、化学灾害处置等不同灾害现场防护需要,该站配备了数十种防护装备,用于各类抢险救援任务,如侦检、警戒、救生、破拆、堵漏、输转、洗消、照明、排烟等。吕副站长还详细介绍了高空救援、水域救援等的注意点和不同,向老师同学们科普了家庭防火知识和应急物资储备。社保系教工党支部党员马高明老师、应急管理专业2021级硕士生王博、郭锴、徐斯沛等同学现场穿戴体验了消防救援装备。
最后,吕副站长为师生们进行了主题为“‘7·21’新世纪花苑爆炸事故扑救战评”的应急管理实务课程分享。从爆炸情况、事故处置难点、现场指挥调度、经验教训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2017年7月21日早上八点半左右爆炸发生,随后该消防站的4辆消防车首先到达现场控制火势,消防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12时58分,现场救援基本结束。吕副站长提出在整场救援中,初战搜救、各消防站以及站内间的沟通协调和管护爱护装备意识尤其重要,在之后的培训学习和实习演练中会继续加强,努力构建“消防救援力量联调联战工作机制”,体现“大应急”理念。
活动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与消防队员们展开充分交流。社保系教工党支部宣传委员施红老师、党员张翔老师、赵婷老师等分别就应急管理现场指挥权问题,消防队员社会保障问题,消防队员灾后救援心理干预等问题与消防队员们交流。应急管理专业2021级硕士生吕春慧同学谈到:此次去消防队参观让我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像应急管理这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需要到基层、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如果只是坐在教室里纸上谈兵,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应急管理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只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有效配合,才能快速做出应急处置,降低损失。在救援案例的介绍中也提到目前存在人力不足、沟通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上思考如何做出更有效的制度设计,解决信息沟通、部门协调问题,以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要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此次党日活动让师生们充分感受到消防队员们在国家应急管理建设过程中“火焰蓝、心向党”的炽热精神,也激励着师生们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准则、厚植爱国为民情怀,在各自的学习和工作岗位上做出更扎实、更接地气的应急管理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