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领域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迫切需要。农村发展研究生培养肩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实现我国农业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也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乡村创新创业与未来乡村发展的全新机遇到来,加强农村发展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将专业融合科研、理论融入实践有机结合,为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转型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为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业务分析、调查研究、创业管理和独立承担农业重要领域创新推广的能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推出首期农村发展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旨在以项目实践与创新的方式培养具有大数据素养、具有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和专业型的高端人才,扎根中国大地,推动国家和区域三农现代化发展。
三、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主题
学生申请立项应结合农村发展专业特色进行项目设计,同时需符合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办法(附件一)的要求,注意项目的可行性与实效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形式上可灵活多样,与预设主题相关的科研项目;农业农村调查案例与实践调研报告;农村发展与基层治理的模拟村官项目;农业推广、品牌设计与运营、乡村共同富裕短视频等微创意项目;其他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项目等均可。项目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1.数字经济与未来乡村发展
2.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
3.和美乡村与传统村落发展
4.农业与食物系统转型发展
5.农产品绿色消费市场发展
6.乡村包容发展与共同富裕
(二)申报条件
1.项目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成员人数要求在1-5人,其中设项目负责人1名,原则上要求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发展专业在读研究生,允许研究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组队申报,鼓励团队合作与学科交叉。立项后,团队信息及成员不得随意更改。
2.项目须邀请1名教师(或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参与指导,每位教师(或专业人员)指导学生项目不得超过2项。
3.每位学生限申报1个项目,参与项目不得超过2个。
四、项目实施
1.实施时间:2023年5月-2023年12月。
2.项目启动:浙江大学首期农村发展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于5月启动。请各立项负责人于5月15日前将项目立项可行性报告和申请表(附件二)和项目立项汇总表(附件三)发送至0922c74@zju.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农村发展创新项目+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年级)”。
3.立项答辩:拟定于5月26日进行立项答辩,各团队需准备5分钟左右PPT进行项目意义、实施内容、可行性分析、时间安排、预期成果等方面的陈述,评委将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项目评级。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安排另行通知。
4.中期检查:学位办将定期组织抽查项目进展情况,立项负责人请于9月30日前上报相关中期材料,发送至邮箱0922c74@zju.edu.cn。
5.结题答辩及颁奖仪式:本年度项目结题初定于2023年12月中旬进行结题答辩。结题答辩采用PPT展示、个人陈述、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项目成果验收,并于现场进行颁奖。
五、项目经费及管理
1.农村发展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分为核心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三个等级。其中,定级为核心项目的数量不超过2项,资助金额10000元;重点项目数量不超过3项,资助金额8000元;一般项目5项左右,资助金额5000元。项目经费按实报销,立项后、中期检查前可使用40%;中期检查通过后、结题前可使用40%;结题答辩通过后可使用20%。
2.结题答辩时,将根据项目实际开展情况、所获成果、现场展示效果等评选出最佳风采奖、最具特色奖、最具创意奖、优秀指导奖等单项奖,并予颁发荣誉证书。
3.项目负责人或参与者不得无故搁置、中止或退出立项项目,否则将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再次申报资格。
未尽事宜,请联系:
冯军老师:0571-56662018
李园儿老师:0571-56339357
附件一:浙江大学农村发展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023.doc
附件三:浙江大学2023年度农村发展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立项汇总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