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与竺可桢学院共建的 UPA 社会实践团队,与云南大学延续合作,开启第四年 “两地看两地” 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数字治理等相关领域,此次活动已获新华网报道,进一步展现了浙滇高校协同推进实践育人、服务区域发展的积极成效。
浙江大学与云南大学联合组成的“跨越山海谋振兴,浙滇共谱数治曲”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昆明、杭州两地开展数字治理专题调研。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活力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旨在系统整理浙江历史文化资源,涵盖“今、古、人、文”四大主题,其包含的《宋画全集》等重大文化项目所应用的数字化技术,正为传统艺术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辟新境。
实践团走进“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实地感受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的变革。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自主研发的3D高保真数字测量与重建技术,精准保留原作立体肌理与历史包浆,为文物保护提供可靠数字备份。
数字赋能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在青龙镇,实践团考察了“智慧青龙平台”。该平台整合无人机巡检、网格化管理等九大功能,实时监测万亩稻田土壤墒情与作物长势,展现了数字技术从政府治理端向田间地头的深度延伸。双龙桥稻田公园通过油菜与水稻轮作形成四季景观,经无人机航拍成为生态经济的生动注脚,彰显农文旅融合成效。拥有600年历史的西庄镇团山村,借数字技术焕发新颜:扫码可听村落历史,彝绣工艺品通过电商热销,短视频带动客流增长,在保留青石板路风貌的同时吸引年轻游客。建水紫陶博物馆内,3D动画演示制陶工序,区块链技术溯源藏品创作全程,数字手段重塑非遗传承模式,让千年窑火融入现代生活,推动非遗技艺从展柜走向日常。
数字革新助力企业与产业升级发展
实践团走访云南省斗南国际花卉市场和浙江省杭州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了解数字技术在优化服务、提升效率、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斗南国际花卉市场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花卉交易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交易模式与大数据技术,显著提高交易效率与市场透明度。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运用大数据管理和AI技术,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高效化,助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这些实践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思路,推动社会治理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生,到农业农村的智能化变革,再到产业发展的数字化升级,数字技术正串联起历史文脉与时代发展。此次浙滇联合实践深化了对数字治理“文化—农业—产业”全链条赋能路径的认识。
内容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