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2025年4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关头应运而生。学院秉持“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院训,致力于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大任的领导人才,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9月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内集体最高荣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创院院长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姚先国,现任院长为赵志荣教授。
学院下设政府管理系、土地管理系、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信息资源管理系、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政治学系等7个系,涵盖2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公共管理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取得双丰收,进入国内头雁阵列。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公共管理学科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均位列全国前三。农林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全部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民生保障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4个省校合作机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6个校级研究院;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等15个校级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挪威环境与社会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国际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传化未来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事务保障研究中心等4个联合共建研究机构;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和农村发展硕士(MAE)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目前,学院已形成了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教育、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以及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研究平台。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1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55人,长聘教授5人,长聘副教授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7人,百人计划研究员24人,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6人,中级职称7人。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学术领军人物汇聚;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2人,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万人计划入选者(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8人,万人计划入选者(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截至2025年4月15日,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学生3181人,本科生776人,其中留学生21人;研究生2400人,其中科学学位研究生803人(含留学生91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597人。
近五年,学院教师累计发表论文160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收录40篇,一级期刊收录324篇。学院主办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Journal of Urban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Food and Agribusiness Management Review、Asia Europe Journal和Social Policy Review五本英文期刊。JCG成为中国大陆首本进入SSCI政治学Q1的国际期刊。学院6家研究机构入选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4家研究机构入选中国智库索引首批来源智库,3家研究机构入选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2家研究机构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2高校智库百强榜。其中,公共政策研究院编写的《公共政策内参》,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报告》,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报告》,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编写的《社会治理专报》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院自成立以来,深化教学改革和质量工程,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推动科研发展方式转变,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完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学术梯队日益壮大;优化社会服务布局,国际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学院将进一步整合优质办学资源,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提升各学科的学术地位和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建成具有公共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培育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基地和具有重大公共政策倡导能力的重要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