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日晚,皮埃尔.德福安教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做了题为《中欧贸易与中欧关系》的报告,主要内容为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以及由此对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影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听取了此次报告。在座的学生对Pierre Defraigne先生对中国情况的熟知而惊叹,为其对中国与欧盟关系问题的深刻洞见而折服。报告完毕后,学生们踊跃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皮埃尔.德福安教授高度赞扬的浙江大学学生对于中欧问题和经济学的敏锐性,并对每个问题做了仔细地回答。下面,就其主要报告内容作一简要概括。
皮埃尔.德福安教授认为,中国与欧盟有着极大的不同之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两者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皮埃尔.德福安认为正是存在着这种不同才使得两国间的贸易得以展开。接着,皮埃尔.德福安教授回顾了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经历的成功历史,他高度肯定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成就,并深刻分析了成功背后的原因。皮埃尔.德福安教授还回顾了中国与欧盟从1975起的30年外交的历史,并着重指出了这30年中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皮埃尔.德福安教授着重阐述了两国之间蒸蒸日上的贸易,分析了两国的贸易发展历史,以及贸易发展的特点。他指出中国向欧盟的出口要远远高于欧盟向中国的出口,从而导致了巨额的贸易顺差,2005年,双边贸易差额达到1060亿欧元。但是,他同时认为欧盟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欧盟可以通过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来弥补与中国的逆差,他还认为保持双边贸易平衡,在经济理论上并没有多大的理论意义。他还告诉在场的同学虽然民间的公众,尤其是那些由于和中国进行贸易而受损的人们对巨额贸易赤字深表担忧,但是,这种情绪在他的身上,以及在欧盟贸易委员会官员身上并没有任何体现。同时,他也提出和中国日益增长的贸易,必然会带来与中国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可能是非常激烈的,但是他同时也强调欧盟需要和中国进行更为公平的竞争。他肯定了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作出的一系列努力,但是他也认为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完善,标准订立,规范服务行业方面做得不够。中国在许多服务行业禁止国外企业进入,而使本国行业保持垄断,这对竞争是一种极大的损伤。皮埃尔.德福安为此提出了欧盟应该如何应对中国这些不足之处。他同意欧盟官员的现行做法,通过对话、磋商、谈判的机制来解决各种争端和问题,使得两国经济能够稳步发展。但是,他也提出欧盟也会使用诸如反倾销、反补助等手段来进行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但是这种贸易保护不具有任何的进攻性质,这种措施是在与中国进行广泛贸易导致的必然结果。最后,皮埃尔.德福安教授展望了中国与欧盟之间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认为中国与欧盟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友好伙伴。
附:皮埃尔.德福安教授(Pierre Defraigne)简介
皮埃尔.德福安教授现任欧盟智库Eur-Ifri主任,历任欧盟对外部南北关系司司长、欧盟委员会委员Etienne Davignon的办公室主任、预算部农业、地区和社会财政预算司司长、前欧盟贸易代表拉米先生、现世贸总干事(Pascal Lamy)内阁秘书长、欧盟 易部副部长等职,多次担任中欧贸易谈判主谈。彼埃尔.德福安先生近10年来一直是欧盟贸易政策的主要制订者,同时他现领导的欧盟智库对今后贸易政策的制订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