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大使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语言使用上与中国比较了不同之处,肯定双方的发展各有特点。同时,他也概括出中国在历史,无论是古代和现代史与欧洲的相似之处。阐明了中国与欧盟在和平发展上拥有许多共同的观点和做法,在中国政府与非洲领导人举行会议的事件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欧盟应当和中国一起合作促进非洲经济建设,他希望中国和欧洲能够共同建立多边的国际秩序。
其次,大使先生阐述了目前中国和欧盟的经济和贸易现状,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也是对双方有利的举措。他认为欧盟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也是双方合作的一大特点。同时,他也强调了双方在研究方面,比如伽利略计划和原子能利用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以及两国间频繁的学术交流。
大使先生认为解除武器禁运和承认市场经济地位是时间的问题,但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很重要。对于武器禁运,大使认为之所以欧盟迟迟不解除的原因是必须说服5亿的欧洲人民,他认为这一决定与美国和日本的压力是毫无关系的。关于市场经济地位,大使认为这个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需要通过双方进一步谈判,双方通过谈判来互相妥协,互相交换来解决。这种谈判就像交易一样,只要双方能在某个合适的价位上达成一致,就有希望解决这一问题。大使认为这两个问题在政治上有其重要性。但是,这并不涉及两国的战略问题。他认为两国应该加强在贸易、投资、研究上的合作,才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
关于如何融合双边文化的问题,大使认为这是我们几代人需要去共同努力的方向,他认为更好的推动两者的关系不仅在于双方外交官、贸易官员、政府、公司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他建议中国人去访问欧洲,了解欧洲,甚至取欧洲妻子来促进双方的关系。
他还详细介绍了欧盟的部门结构,介绍了欧盟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欧盟议会、欧盟法院以及这些部门的职能和权力分配。
最后,大使先生还将自己学到的两句中国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到长城非好汉”来满足学生对其汉语水平的好奇心。他认为中国杭州是他见过的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他后悔待在中国的两年时间里没来杭州,并准备退休后来杭州定居。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