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为同学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旨趣和打好学术基础、繁荣学院的学术氛围,由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经典文献读书会于11月18日在浙大西溪校区主教学楼7楼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会议室进行了第一次活动。来自公共管理、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各个专业的数十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读书会的主题是“自由与自由的界限”,参考读本是阿马蒂亚森的有关文本和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主讲人是苏振华、主持人张雷、评论人傅蔚冈。鉴于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刚于11月16日去世,苏博士指出,基于对学术和思想的尊重,我们应该缅怀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苏博士首先简要介绍了一下弗里德曼的身平,在介绍了作为经济学家的弗里德曼和作为自由主义思想家的弗里德曼的学术贡献之后,苏博士很自然地引出了关于自由与自由界限的讨论。
苏博士指出,如何定义自由、为自由划定边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晚近以来的文献对此给出了深入的研究。他回顾了哈耶克、弗里德曼、伯林对自由的定义,再通过对民工就业中的自愿与强迫、延安黄碟案、断背山事件、回教漫话等真实案例的争议出发,引出了关于自由边界的讨论。接着苏博士介绍了密尔对自由界限的论述,详细论述了森在“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定理”这篇论文中所提出的自由悖论的哲学含义和现实意义,分析了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制度意义。然后,苏博士提出了他所思考的求解自由悖论的一些理论资源:一,基于社会契约和立宪政治思想的公共选择学派对森定理和阿罗定理的回应、同样基于社会契约思想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用无知之幕后的缔约为自由划界的论述,是求解自由悖论的一个理论进路。二、哈耶克对传统的强调事实上是强调传统为自由划定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边界,而不是庸俗意义上的传统本位,这也构成了求解自由悖论的一个理论进路。三、德沃金、诺齐克对权利的强调,是求解自由悖论的一个理论进路。四、哈贝玛斯对公共领域之内的主体间共识的强调,也是求解自由悖论的一个理论进路。
苏博士精彩的报告带来了热烈的掌声,接着,本次读书会的评议人傅蔚冈博士从法学的视角对自由与自由的界限这一话题作了六点评论:他提出如果自由可以交换,则自由的界限将不是非常重要;法学谈的更多的是“权利”(right),宪法对权利的界定是最重要的;自由是有成本的,例如财产权的保护就需要政府起作用;自由需联系实际,需要有实证数据来佐证;有很多时候自由必须有限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就提到,自由就是做法律所允许做的事情。另外,他还认为想对一个事物作终极界定,是一种思维的懒惰,是理性的自负,同样一个概念在不同时空下会有所不同,需要通过个案来界定。
接着政治学专业的博士生徐伟,从政治思想的角度探讨了一下对自由与自由的界限这一话题的理解;公共管理学院的几位同学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同学们来自不同学科,思考的角度各不相同,热烈的讨论碰撞出了思想的火花。通过这些讨论,大家对自由与自由的界限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理解,而且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这次讨论让大家都感觉受益匪浅。
读书会将以每两周为一个活动单元定期进行,每次由一个主讲人围绕文本做专题报告,一至两名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评论,参与人员围绕论题自由讨论。活动召集人苏振华博士。
第二次活动将于12月3日上午9点在浙大西溪校区主教学楼7楼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会议室进行,这次报告会的主讲人是著名青年学者梁捷,他演讲的题目是“浅谈分析性政治哲学”,评论人苏振华、李华芳,参考文本为威尔金里卡所著的《当代政治哲学》和罗尔斯的《正义论》。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活动消息将在院网和跨学科中心的主页上发布,后续的讨论在跨学科中心网站的论坛上进行。链接如下:
http://www.icsszju.net/index.php?xname=07K2911
http://www.icsszju.net/bbs.php?xname=07K2911&action=read&bpos=17&bid=23&xpos=39&dname=102EL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