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参与式预算国际会议”圆满结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9-09浏览次数:2

    

 

2009年8月17-19日,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和柏林马克·布洛克中心联合举办的“亚欧参与式预算” 国际会议在杭州望湖宾馆圆满举行。参与式预算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首创于巴西阿雷格里港,并由此相继在拉丁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传播开来,成为过去20年间最为成功的公民参政机制之一。本次国际学术会议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政治社会环境为背景,探讨了各地区不同形式的参与式预算案例,为进一步推进参与式预算在不同地区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次国际会议于8月17日上午九点在杭州望湖宾馆正式开幕,浙江大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余逊达教授代表浙江大学致开幕词,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Dr. Rudolf Traub-Merz为会议致欢迎词。此次国际会议的发起人和设计者为会议的中方主席——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俊华教授,德方主席——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主任Dr. Rudolf Traub-Merz。从在外办申请和会议准备前后近一年时间内,在以潘长勇同学为主的会议组委会的合作和努力下,共有80多位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应邀及主动申请参加本次会议,历时两天半的会议为各位与会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机会。我院的李金珊教授,米红教授, 胡税根教授和其他老师和研究生,也积极参加此会。

 

 

“亚欧参与式预算”国际会议共分为“主题和概念”、“中国案例介绍”、“亚洲案例介绍”、“欧洲案例介绍”、“参加者动员与选择”、“参与式决策”、“运用IT技术”等七个单元。在会议的进程中,共有19名国外学者、10名国内学者担任本次会议的发言人和评论人,其中包括柏林马克·布洛克中心副主任Yves Sintomer、澳大利亚狄肯大学教授何包钢、CMB博士后研究员Carsten Herzberg、意大利社会研究中心( CES )资深研究员Giovanni Allegretti以及国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长贾康、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唐娟、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世界与中国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凡、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剩勇等。发言人就自己本国或者本人所研究的国家的案例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讲解,评论人就发言人所讲案例的背景、程序设计、目的、效果等各个环节提出自己相同或者不同的见解,所有参加者都可以对发言人所讲案例进行提问和讨论,整个会议场面学术氛围浓郁、交流互动频繁、讨论激烈,确保了本次会议的顺利进行。最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郎友兴教授为本次会议做了最后的总结,为此次会议的圆满举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会后,国内外与会者对本次会议的效果做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通过此交流,为不同地区之间经验交流和学习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参与式预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探讨了这一参与形式的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在此会的基础上,张俊华教授现已开始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编撰一本论文集,预计年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