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局何增科教授发表系列演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4-21浏览次数:13

    

 

2010416-17日,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所所长何增科教授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表了“关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渐进政治改革”的系列演讲。

 

 

何增科教授指出,国家与社会的分离,相对独立社会生活领域和大量民间组织的出现,是社会管理产生的重要背景。在现代社会,社会管理是对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而社会管理体制是国家为规范、协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社会生活所采取的各种制度和机制的总和。在阐明社会管理的主体、对象、方式、产品和目的后,何增科教授表示,社会管理有着自身的特征和规律,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当前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摇了我国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支柱,总体性社会正在向多样性社会转变,为了完成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及应对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要求,我国必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说明现有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后,何增科教授提出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建立党和政府主导、 社会协助、 公民参与的多主体协作治理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善治,增进公民权利。

 

 

在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讨论中,何增科教授指出,必须切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背景展开讨论。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比较了腐败概念的演变,并指出了腐败行为的五个构成要素,包括腐败的主体、腐败的动机、腐败的手段、腐败的方式和腐败的后果。在他看来,这五大要件的不同组合将构成不同的腐败行为特征,并由此区分了八种腐败类型。通过类型学的研究方式,何增科教授剖析了中国转型期的腐败现象,认为激励机制、机会结构和约束机制等制度缺陷导致了腐败有利可图而且风险较小,从而使得以权谋私作为一种个人或群体选择广泛传播。最后,在系统回顾建国后反腐败思路历史进程的基础上,何增科教授提出了依靠制度建设根治腐败的反腐败新思路。这一思路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公共秩序系统,优化反腐败的宏观制度结构;建立健全国家廉政制度体系;以治理和善治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采取三管齐下的反腐败策略。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制度、机制到具体执行策略的层层递进的系统。

 

 

围绕中国民主建设的议题,何增科教授首先界定了民主政治的内涵,他指出,民主政治就是人民统治,其基本原则在于公民们对公共决策的过程和决策者实行控制,并且这种控制权为公民们所平等地分享。何增科教授表示,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实现自由、平等、尊严等基本政治价值,防止腐败盛行和社会动乱,以及实现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都有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基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目标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何增科教授提出了“混合民主政体思路”,这一思路的理念基础是自由社会主义,它是选举民主、自由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何增科教授说,这一思路的基本路径是将自下而上地推进选举民主与自上而下地推进法治化进程相结合,同时努力实现协商民主从大中城市的中间突破并向上和向下延伸。他进而认为,推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走渐进改革之路。在他看来,渐进政治改革能够确保发动者对改革的领导权、可操作性,通过试验再推广的形式,渐进改革适应了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演进的速度,是更为牢靠的一条路径。而“双轨政治体制”则是政治转型中的创造性体制转换。最后,何增科教授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制度创新的持续机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渐进政治改革下一步的具体突破口,包括民间公共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增加公共给资金和公共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程度等等。

 

何增科教授关于社会管理体制、转型期反腐败问题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路径选择等的论述引起了听众们的广泛兴趣,师生们与何教授交流了关于中国政治改革路径突破口等问题的意见和观点。系列演讲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