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2-02浏览次数:17

    
 

 

1130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主办的“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中央党校王长江、清华大学景跃进、北京大学徐湘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树凯等16位知名教授发表演讲。公共管理学院作为主办方之一,常务副院长郁建兴教授发表了演讲并主持了第二场讨论会,余逊达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演讲。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内在地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有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我国政治学界同仁积极倡导的“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等新理念,也首次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中。这次研讨会就是为了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加积极地推进我国的民主治理,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而举行的。

 

 

俞可平在题为“沿着民主法治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治理”不同于“统治”,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来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俞可平指出,应从六个方面进行: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二是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三是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四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五是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六是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良好的国家治理,制度是决定性的,但治理者的素质也至关重要。

 

郁建兴在题为“开启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新篇章”的主题演讲中展开了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议题。他指出,在新一轮改革战略和路径中,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被提到了与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而且对整个改革和发展事业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首先,让民众创造的经济财富为民众所有并实现共同富裕。其次,让民众平等享有社会权利,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再次,让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以及参与政府公共服务和协同政府社会管理,形成多元合作的社会治理结构。最后,让社会成员实现合理、公正、有序和自由的社会流动,包括社会成员从一个阶层或职业身份向另一个阶层或职业身份合理转变、从一个地域或居住地向另一个地域或居住地自由流动。相应地,当前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主要在于收入分配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社会治理体制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新京报、凤凰网、共识网等二十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了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