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税根.“扩权强镇”改革的绩效研究——基于对绍兴市28个中心镇的实证调查.公共管理学报,2013(1)(点击查看全文)
摘 要:以浙江省绍兴市为研究对象,在回顾绍兴市扩权强镇改革历程基础上,采用“4E”方法对改革的绩效进行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等维度的评估。总体而言,这次改革是比较成功的,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提高镇政府工作效率方面;但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在扩权强镇改革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应重视促进乡镇产业集聚,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强乡镇政府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行政性分权向法治性分权的转变,实现权责利统一;加快乡镇职能转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绍兴市的扩权强镇改革具有推广意义,可供其他地区未来的改革发展作参考。
关键词:扩权强镇;改革;绩效;绍兴市
2、李超平.“百县馆长论坛”的历史意义.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点击查看全文)
摘 要:本文对“百县馆长论坛”发起的背景、历届会议主题及四个“共识”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 百县馆长论坛”所研讨的问题既紧扣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又顺应了县级图书馆自身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四届论坛所形成的四个“共识”文本,包含了三种话语,即行政诉求话语、法制建设诉求话语和行业自律话语。“百县馆长论坛”的历史意义在于,将县级图书馆置于学术研究的视域中,改变了县级图书馆长期被忽视的状况。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百县馆长论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王诗宗,宋程成.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中国社会科学,2013(5)(点击查看全文)
摘 要:在研究中国社会组织的特征方面,现存有结构性与能动性两种解释视角;两者虽然论点差异显著,却不约而同地混同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概念。综合考察既有的理论成果,可知由单一的独立性、自主性概念难以生成对中国社会组织特征的较完备描述。基于结构与能动统一的理念,应用新制度理论晚近成就,可以发现中国社会组织之独特结构及实践,乃是组织对其所面对的“制度复杂性”的能动“回应”;这种回应导致了中国社会组织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复杂且多样组合,并在总体上呈现“依附式自主”特征。同时,从制度逻辑出发,对中国社会组织进行多层次制度分析,将形成关于中国社会组织依附式自主特征成因的系统描述,而且可能导出一种关于中国社会组织的新“研究纲领”。
关键词:独立性;自主性;制度逻辑;组织场域;中国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