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4日-7日赫尔辛基大学社会统计学系教授Juha M Alho博士应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米红博士的邀请,访问我院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Juha M Alho博士是国际著名数理人口学家现担任芬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海外院士兼人口战略组组长,Forecasting杂志的副主编,并曾担任芬兰统计学会主席及Statistics杂志的前任主编等职务。
由米红教授牵头的浙江大学社会保障政策仿真与人口数据挖掘课题组是2013年受国务院暨五部委委托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顶层设计方案研究”的四个国家平行研究团队之一。自2001年以来课题组先后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40多个县、400多个城乡社区开展了近3万个家庭的人口与社会保障微观调查(涉及家庭人口数超过12万人),并形成了专业数据库和案例库。
1月5日Juha教授与我院米红教授及浙大社会保障政策仿真与人口数据挖掘课题组成员就课题组的数据库资源及研究成果进行深入交流。当天上午首先由杨明旭博士生做题为“An introduction to the survey data of the rural and suburb residents collected by IPDS-ZJU”的英文演讲,对课题组近年来做的历次调查及所收集的微观数据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由闫珎硕士生和余泽鹏硕士生分别从调查问卷项目及数据库建设方面用英文对课题组已有的数据资源进行了介绍。Juha教授不时针对演讲内容提出具体问题,或亲自板书推导和演算,经过一上午的交流讨论Juha教授对课题组的调研能力和数据库资源有了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Juha教授的提问和演算,也启发了课题组成员从新的视角收集和管理数据。当天下午,首先由林昕皓博士生做题为“Disaster-caused Los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 Investigation of Shaanxi”的英文演讲,从人口特征角度分析灾害带来的损失。然后由王国隆博士生做题为“Qingdao LTC Data Introduction”的英文演讲,利用某市的长期照护管理信息数据,基于不同疾病谱的视角,研究了长期照护政策中的多状态生命表及其相关概率的计算。最后任正委博士生做了题为“Co-residence and Househol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China”的英文演讲,该项研究分析了家庭户电力消费的年龄性别模式。Juha教授对三位博士生的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做了点评和指导,并对课题组已有的科研能力表示赞赏。
学术交流活动结束后,Juha教授在米红教授的陪同下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和环境与能源政策管理中心主任郭苏建教授进行亲切交谈,并向郁建兴教授赠送了自己的新书。各位教授就目前的研究重点和未来的合作领域进行深入交谈,涉及人口、能源和土地利用等领域。Juha教授认为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郁建兴教授希望Juha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能与我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合作,推进我校人口学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科研事业进一步发展。
随后,在米红教授的安排下Juha教授又与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我院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何文炯教授,浙江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我院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系主任林卡教授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各位教授就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以及目前的热点问题交换了彼此的观点。
1月6日上午由米红教授主持,Juha教授给我院老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带来一场内涵丰富,涉及国际最前沿交叉学科的高水平讲座,参加讲座的听众中除了我院社会保障和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同学,还有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何文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施红老师、刘晓婷老师,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芬老师、张海勇老师,浙江省劳科院的两位研究员以及社会保障政策仿真与人口数据挖掘课题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共计50余人。
Juha教授首先向在场的师生介绍了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最新人口预测。重点介绍了财政可持续性、人口变化因素、代际账户等内容。Juha教授认为公共部门的财政可持续性的本质是在当前政策的情况下,一个政府是否会累积过度的债务。在这过程中需要考虑经济的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人口的不确定性,因为人口的不确定性远大于经济的不确定性。根据莱斯利矩阵模型,引起人口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初始人口、各年龄人口的存活概率、生育模式以及迁移人口变化。随后,Juha教授又从人口学角度为大家介绍了以询证为基础的老龄政策。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即意味着预期寿命延长、自然增长率下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以芬兰为例介绍了移民对人口的重要影响。由于芬兰移民多是20至35岁人口,因此它能减缓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村地区来说更是如此。由于人口会在不同状态之间发生转换,不同状态下的风险发生率也不相同,因此在对人口进行预测时就需要用到多状态、多层次的人口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创新,解释现实生活中各个因素间的复杂联系。因此人口学研究对退休年龄制定、社会管理、医疗照护等老龄政策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Juha教授的讲座内容详实、思想深刻,涉及统计学、人口学、社会学、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的特色与创新。讲座内容不仅包含人口学的理论方法模型,还有Juha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现场Juha教授还对一些重要模型板书推算。在讲座最后一个环节,大家纷纷提问,Juha教授耐心回答了在场老师同学的问题。通过一上午的学术交流让所有老师同学都受益匪浅。
1月7日上午,在米红教授的主持下Juha教授与到访的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书记李晓林教授,以及社会保障政策仿真与人口数据挖掘课题组成员进行座谈。首先由李晓林教授向大家介绍在金融保险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米红教授现场向Juha教授翻译李晓林教授的演讲内容。随后杨明旭博士生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完成的宁波人口规划项目中的随机人口预测成果。牛春晓博士生介绍了课题组自2011年至今在我国各地的农村地区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最后,米红教授做了题为“Demographic change and Public Policy simulation—Case Study Based on Evidence”的英文演讲,对课题组近年来承担的众多科研项目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概括性总结。
经过三天密集的的交流活动,Juha教授对我院社会保障政策仿真与人口数据挖掘课题组的科研情况有了深入细致的了解,课题组的科研实力给Juha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的我院师生也从Juha教授那里了解到了最前沿的涉及人口、社会保障等多学科的研究议题及科研方法。Juha教授的访问为赫尔辛基大学和浙江大学在未来开展深入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