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继政府管理系行政管理研究所一直以来举办的以教师为主体的seminar之后,首次以本科学生为主讲的优秀论文报告会在蒙民伟楼246室顺利举办。这一活动旨在搭建师生学术交流平台,为同学们进一步雕琢其学术成果提供了更多空间。经过前期的投稿和评委初选,供选择了八位作者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每位进行展示的同学用20分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之后有25分钟时间进行提问互动,并由老师对论文进行点评。陈丽君、王诗宗、胡税根、徐力、许法根、田传浩、何子英以及张衡等多位老师受邀参加,并为同学们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梁一凡比较了韩国大学生、在韩学习时间两年以上的大陆学生、在韩学习半年内的大陆学生和在大陆学习的大陆学生对香港占中事件政治参与态度的差异,揭示了新闻自由度对学生政治参与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韩两年以上的大陆学生与韩国学生无差异,但显著的异于在韩半年的大陆学生与大陆同学。
陈宏捷从4个省共44各地级市的市长(市委书记)的个人禀赋、履职经历与职位变动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一、市长与市委书记的晋升存在同步性,其晋升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省内;二、部分个人特征与履职经历会显著影响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晋升,如年龄,初始学历,省级部门、中央政府部门和共青团任职经历等。
黄杨霖利用CGSS2010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社会运动频率对公民中央政府信任的影响。省级层面的数据表明,省级社会运动次数发生的频率与该省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不存在相关关系。个人层面的数据表明,如果该地区的社会运动越频繁,则个人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度越低。
曾葭文从我国的公共文化类基础设施供给存在供给主体单一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的现象出发,以台湾的海洋生物博物馆、莲潭国际文教会馆、台北故事馆和华山文创园区为研究对象,总结台湾在跨部门提供文化类基础设施的经验,并为我国大陆地区发展多元主体跨部门合作提供文化基础设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姚瑶研究认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源于政府的亲近性与曝光度,且亲近性的影响优先于曝光度的影响。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亲近性影响了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而曝光度影响了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在邻避事件中,地方政府推动项目的进行以及对抗议人群的强硬措施都造成了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低信任度;而民众与中央政府的亲近性低,对中央政府的信任基于媒体营造的政府形象,媒体往往只报道中央政府的正面新闻,有时报道地方政府的负面新闻,这在增加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同时会增加对中央的信任。论文通过对杭州市中泰乡案例的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在还原事件发生的基础上,检验了以上的假说。
林董怡调查与分析了温州市的公共文化设施满意度。研究通过查阅网上资料了解温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并分发问卷调查市民满意度,再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和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提升满意度的建议。
王绍梳理了家庭背景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机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通过影响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影响个人的收入。研究发现,父母职业可以通过影响子女职业从而影响子女的个人收入。
陈亦宝针对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展开了研究。文章选取了城镇人口比重作为城市化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作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进而构建了城市化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两者的计量模型。在对浙江省2001年至2014年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定量考察了城市化及其平方项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倒U形曲线,且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009年左右已经到达拐点。
田传浩副教授对本次论文报告会进行了小结,鼓励同学们进一步推进各自的研究,并建议同学们以后开展更多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倡议下,成立学生公共行政研究会的意向初步达成,以提供更加长期稳定的平台以方便和促进同学们开展类似的内部学术交流活动,姚瑶和王浩同学主动承担组织的发起任务,分别负责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联络推广工作。
参加的同学普遍表示在这样的开放交流中收获颇丰。尤其是进行报告的同学认为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和建议都十分中肯,对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有着重要作用;而低年级同学则纷纷表示,这次报告会让自己对行政管理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产生了更多兴趣,也更增添了认真学习的动力。这些,也反映了报告会真正起到了促进师生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氛围的作用。
(记录人:王浩,陈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