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研究所在台北成功举办“第九届两岸发展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9-09浏览次数:5

    

   

 

    8月21日,由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和中国文化大学社科科学学院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第九届两岸发展论坛:台湾现状与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在台北福华饭店举行。这是两岸高校首次围绕“两岸关系”议题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王在希、廿一世纪基金会董事长高育仁、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民进党执政时期的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及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两岸政策幕僚张亚中等,均出席了研讨会。央视四套、中国评论新闻、中时电子报和自由时报等多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王在希在致辞中表示,两岸关系正面临新的“重要节点”,如何进一步巩固两岸关系发展成果、深化两岸间的交流合作、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并且避免两岸关系发展成果“得而复失”,是当前紧迫的问题。王在希说,九二共识仍是两岸发展的关键,明年“大选”就算政党轮替两岸交流会出现困难或暂时停滞,但和平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

 

    学术发表会进行一整天,上午大会由台研所秘书长陈立与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主持,邀请8位两岸学者发表演讲。台大政治系名誉教授张麟征以“两岸关系前景混沌”为题表示看法。她认为若2016年蔡英文上台,即使不碰“九二共识”,两岸顶多回到僵持不前,降温冷和的状态;对台湾来说,面对各种冲击,人民应有“欢习作,甘愿受”的准备,毕竟民主政治就是自作自受的政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刘红以“台湾现状、南部观点”为题指出,围绕台湾“国家认同”出现的多种角力在和平发展阶段并不奇怪,关键是要通过和平发展“一中认同”的作用和意义将愈来愈大,只有在“一个中国认同”基础上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才能成为自觉行为、社会选择和共同决定。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杨开煌以“互联网+时代下的两岸关系”为题,指出以“国家”为典范的两岸关系下,不论台湾未来是那一党执政,其实都不能有大作为,两岸当局为了两岸和平发展,有必要从“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精神”布局未来的两岸关系,寻找新出路,才能塑造和平发展的新可能。资深电视节目主持人曹景行希望两岸能共同建设以两岸的利益为基础的渠道,这样有助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文化大学中山与大陆研究所长赵建民以“蔡英文‘维持现状’的涵义”为题指出,“一中”内涵在两岸各有分歧。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所副教授包承柯以“台湾政治的演变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为题,指出台湾政治稳定与两岸关系发展中存在一个重要中介因素即“台独”因素在制约着两岸关系发展与否,只有摒弃“台独”立场,两岸关系发展才能顺利平稳。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丁仁方以“台湾第三势力对2016年大选及两岸关系的冲击”为题,他指出,若蔡英文得票率超过50%或超过第2名对手200万票,两岸关系可能进入极不确定的状态;“立委”选举方面,绿营若掌握多数也可能通过更多限制两岸关系发展的决议,不利两岸关系发展。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孔小惠以“两岸关系的美国因素”为题,她指出,美国未来对台政策主要包括一是确保台海和平稳定,美国也指出两岸服贸协议不论从商业观点或两岸稳定的广泛利益来看,都有助维护两岸稳定,并对美国公司有利;二是推进美台经济关系发展;三是美国会进一步提升台湾在美或“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地位;四是美国将会继续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拓展国际空间。

 

    下午学术研讨会分成两组进行讨论,第一组谈台湾发展现状,议题涉及民进党回应两岸议题的选战迂回策略以及两岸青年交流的问题与思考;第二组两岸关系未来发展,议题涉及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的两岸经贸关系以及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闭幕典礼于下午5时30分举行,王在希所长进行了闭幕致辞,表示这次两岸高校合办的会议加强了两岸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取得了非常丰富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