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国际研讨会暨C-WINS成立仪式圆满落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12-07浏览次数:26

    

 

    11月27日-29日,由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德国柏林大学洪堡大学资源经济系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国际研讨会暨C-WINS成立仪式在浙江大学圆正启真酒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研究社会、经济、生态、城市发展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90余人参与了此次会议。

 

 

    本次会议就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生态恶化、农地过度非农化、土地整治等进行分析报告,在“社会—生态系统”这个多学科综合的平台上,协同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人类环境系统变化综合研究所成立的WINS平台(“Workshop i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联手国际专家和学者探寻解决中国发展的社会、生态问题的新制度与新思路。会议宣布成立China-WINS(即C-WINS),将致力于促进来自国内外的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和实践者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以及研究成果的交流互鉴,共同探求治理“社会-生态系统”的中国道路。

 

 

    浙大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资源经济系Markus Hanisch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沈文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德国洪堡大学的Markus Hanisch教授与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吴次芳教授共同为C-WINS成立揭牌。副校长罗卫东在致辞中表示“相信C-WINS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专业学术团队,将在相关重大问题的研究上发挥开放性的研究平台的作用。”

 

 

    会议从中国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出发,中国科学院院士傅柏杰、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Arild Vatn教授进行了会议的主题演讲,对“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进行总览概括。傅院士以黄土高原为例,具体说明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制度变化如何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表明连接生态系统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是提供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科学基础,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服务优化和管理的途径。

 

 

    Arild Vatn教授分析了社会制度对人类行为与动机的影响,以众多实例阐述了人们在制度影响的合作与竞争。他表明人类的行为是由不同的理性来推动决策。从这些不同的理性判断、支持他们的行为和相应行为的改变都需要有合理的制度分析来引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主任刘守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德国柏林洪堡大学Volker Beckmann教授、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吴次芳教授以连接社会与生态的土地为出发点,进行了具体的实例的分析。会议随后进行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合作三大专题研讨,以及两次“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的中国实践讨论。

 

    此次会议将促进“社会-生态系统”制度分析领域最新成果的交流互鉴,加强交叉学科的互相渗透,增厚浙江大学与德国以及世界其他高等院校的合作研究,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来深入研讨,从中国的“社会-生态系统”出发。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易琬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