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城市发展脉络,体验城市管理魅力 ——记2014级城市发展与管理方向本科生暑期认知实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8-12浏览次数:7

    

     7月,是杭州最动人、也是最热闹的月份。结束了辛苦的考试周,浙江大学2014级城市发展与管理方向的8名本科生踏上了精彩万分的短学期认知实习之行。在张蔚文老师和邹永华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步伐,体验了现代城市管理的独特魅力。

     在钱塘江畔的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杭州市的城市规划文化与综合发展前景,对杭州当前沿湖沿江发展并举的多中心模式和“大杭州”概念有了直观的认识;场馆的分类明晰、智能展示、规划查询等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城市规划与普通市民的交互性大大增强,“让城市规划为人服务”不再只是一个美好的希冀。

 

 

     在杭州郊区的彭埠镇云峰社区,同学们和城中村改造项目的社区负责人和拆迁户代表进行了座谈,倾听了云峰社区征地工程“25天奇迹”背后的故事,对拆迁运作流程、补偿标准和社区组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双面效应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建设”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在天子岭脚下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同学们不仅赞叹于其树木葱翠、天高气爽的生态美景,惊叹于其末端垃圾分类的新型技艺和设备,也忧心于其渐趋饱和的填埋空间和接近极限的使用寿命。而在徐林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了解到了城市垃圾处理的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用有盈利空间的末端垃圾处理带动市民的前端垃圾分类,“城市循环经济”的概念植入心中。

 

 

     在玉皇山南的基金小镇,同学们与这个浙江省最成功的特色小镇项目之一的设计单位——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林泳总设计师进行了座谈,既了解了特色小镇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独特优势,也认识到了其配套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的劣势,对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有关政策、规划设计、建设和培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半山田园的夏意苑小区,同学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干净宽敞的公共租赁房样板房,了解了杭州市的住房保障政策,并为新型智能化住房管理平台系统的运行效率啧啧称奇,杭州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成效由此可见一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正在同学们的见证下加速到来。

 

 

     在上城区的杭州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同学们接触到了“数字城管”和“智慧城管”的新型概念,认识了杭州市城市管理的创新之处——市场化的信息采集队伍和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从被动到主动、从分散到协同、从开放到闭合、从单一到综合、从粗放到精细的华丽转变。同学们对州市城市管理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五天充实的认知实习日程让同学们亲身接触了城市管理的若干个层面,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思考和感悟。作为城市发展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同学们通过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走出课堂,投身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实践,用踏实的脚印去丈量一个城市的文脉,用独立的思维去探索城市问题的内涵,用宏观的视角去给出城市问题的解决思路。不仅强化了对城市发展与管理专业的认知、真正了解了作为本专业学生的定位与价值,也让同学们对城市建设的明天充满信心、树立起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文/麻玉琦

                                                                  图/刘偌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