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文:商品交易模式、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路径的理论探析

发布者:公共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16-09-28浏览次数:212

    2016年9月2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行政管理研究所在蒙民伟楼246会议室成功举办系所9月份的seminar。李学文博士以“商品交易模式、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路径的理论探析”为主题进行了研究成果报告,学院、系所相关专业老师、博士、硕士研究生等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目的在于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政策上平等、产业互补、收入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李学文博士基于对经典文献的梳理和深入剖析,并结合互联网时代所特有的经济现象(以电子商务为代表),从“问题的提出”、“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回顾”、“城乡分离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源头”、“城乡一体化可能路径的理论探析”四个部分进行报告,旨在构建一个新的并更加完整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一体化理论框架,并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路径。

李学文博士

    首先,李学文博士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差距增长了87倍这一现实情况入手,引出了研究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为何改革开放前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并没有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而改革开放后二元体制有所松动的情况下反而持续扩大?第二,城市(大城市相对于小城市,城市相对于农村)为何能够持续的维持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体制上的优势地位?如何破解这种二元体制结构困境,走向城乡一体化?基于上述两个问题,李博士总结了研究的两个主要贡献:一是补充新古典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未能解释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二是提出了两条城乡一体化路径,第一条是在实体市场交易模式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即中心化的层级城市-乡村体系;第二条是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城乡一体化路径,即网络化的城乡融合体系。

    其次,李学文博士回顾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理论。二元结构理论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首先提出,但他的研究只是对二元结构一种单纯的描述。古典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真正的创立者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但由于其模型的假设条件劳动力无限供给难以实现,拉尼斯与费景汉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他们首次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结合进来,构成了包含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同时发展在内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模型。但古典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依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在经济学家们的探索实践下,逐步形成了以是否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为出发点的新古典主义框架下的二元经济。最具代表性的新古典二元经济模型为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李博士认为,上述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但它们都没能讨论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且忽视了二元结构的一个动态调整过程,如果缺乏对农村的反哺,城乡事实上难以走向一体化。

    再次,李学文博士回到城乡分离与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源头,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开始,介绍了Smith(1776)、Marshall(1890)、Weber(1909)等一系列学者文献关于交易费用和劳动分工的研究,并指出本研究正是以劳动分工为线索,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以及城乡如何最终实现一体化:城乡分离的格局一旦形成,城市作为市场交易中心和非农业生产的载体,就首先获得了经济上的集聚优势,农村则处于劣势地位,即:劳动分工水平的劣势和交易效率的劣势。在商品的实体交易模式下,经济的集聚优势使得社会的一切资源日益趋向于向城市聚集,城乡之间不可避免地形成二元经济结构。而由于话语权的优势需要聚集才能体现,没有经济集聚优势的支持,政治集聚优势将不可持续,在这两种集聚优势的体现下,城乡二元格局会不断被强化,甚至走向对立,因此它们是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

    最后,李学文博士分享了城乡一体化可能路径的理论探析。他认为城乡的二元结构首先是经济的二元结构,因此要改变这种二元结构,其思路必然是首先改变农村相对于城市的经济劣势:即劳动分工水平劣势和交易效率劣势。要改变农村的劳动分工水平劣势,一方面可以通过农业生产用途的新技术和新机器迂回生产间接提高劳动分工水平,这时农村便会产生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城乡一体化的直接条件便是使城乡居民拥有自由迁居权,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城市,从而逐渐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正是商品实体交易市场模式下城乡走向一体化的路径:城市经济效应优势自然引导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对城市政治集聚优势的有效限制也是城乡一体化的间接条件,要切实保证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政策上不受阻碍。城市化的城乡一体化有三个主要特征:一、劳动产品交易方式是实体市场;二、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方式是城市化、中心化;三、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形式是层级化,即中心地理模式。李博士最后介绍了网络化下(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可行路径。他认为,除非能够彻底改变城市作为商品交易中心的地位,才有可能改变农村交易效率的劣势,而电子商务市场便可能具有改变这一劣势的机会。因为无论是从场所、交易时间,还是信息的可得性与可追踪下、交易环节,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交易模式形成了颠覆,它使得农村和城市(大中小城市)的交易费用越来越低并趋向于一致,削弱了城市的集聚效应优势,有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网络化的城乡一体化特征是:一、电子商务“虚拟市场”是主要的商品交易方式;二、去中心化;三、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形式是分散化、网状的。基于上述两条路径,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并更加完整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一体化理论框架,尽管目前这一框架主要是逻辑推理,但它从理论上回答了如何破解二元结构困境,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有别于商品实体市场,它旨在改变中小城市、农村的交易效率劣势,通过去中心的网络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与会人员对李学文博士“商品交易模式、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一体化路径的理论探析”的主题报告提出了以下问题。

    邹永华研究员提问:第一,本文假设基于一个地区内,比如杭州市的城市与乡村,但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跨地区,那么古典的理论怎么延伸、过渡?第二,电子商务的确减少了城乡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它究竟对城市还是对农村更有利,会不会反而拉大了两者的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差距?李老师回答:电子商务使原来根本不可能得到销售的商品得以销售,这是对农村交易市场的根本性改变,但究竟是拉大还是缩小城乡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差距,可能需要具体的数据对比。

    王诗宗老师提问:第一,本文更多的是逻辑式的推演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能否完全用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只用交易费用来解释可能是不够的,还需要产权理论等的补充。第二、政治集聚优势概念没有得到界定,在中国政治集聚优势是什么?是否是完全基于城乡经济差距?第三,在相对完备的市场,迁徙自由是十分重要,那么有了互联网它是否就不重要了?李老师回答:这里的政治集聚优势主要指城市相对农村,因为政治机构都在城市,统治者住在城市,他们有动力维护所住城市的政治利益,从而形成了城市的政治优势,而农村没有政治实体,他们难以争取足够的政治优势。而关于自由迁徙权,并不是说不重要,互联网下可以通过生产和消费的自由,如产业、空间重组,对迁徙的约束少了,例如在消费层面,电子商务使得消费不一定要到大城市,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杨帆同学提问:第一,城乡一体化不只表现在收入消费层面,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可能更为重要,那么这一框架能否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进行改善?第二,电子商务交易什么、怎么去交易。李老师回答:本研究的城乡一体化主要指的是人均收入水平方面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能难以得到解决。

    田传浩老师点评:第一,本研究作为纯理论的研究是非常不错的,但对于许多经验上的概念判断存在许多争论,因此在修改时要注意回避,并强调理论的贡献。第二,在理论上,本研究假定经济集聚在前,政治集聚在后,因此重点在于如何增强农村的经济效率,但这个假定比较强,理论上,完全可以是政治中心在前,通过政治优势汲取资源而成为经济中心,在经验上中国城市的起源可以为证,理论方面的模型建构还有改善的必要,尤其是考虑到本文的理论要试图解释或者回答中国的问题。第三,同前几位老师一样,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究竟拉大还是缩小城乡交易费用和交易效率的差距?很有可能反而扩大了城乡的交易费用差距,因此本研究应该更多的放在理论上的探讨,同时应强化政治集聚优势这一概念。

 

(行政管理研究所 陈宏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