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系博士生代表团在剑桥:第三日——学习与思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2-01浏览次数:24

    

    当地时间11月30日,我院土地管理系博士生代表团在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系的访问步入第三天。在这一天里,代表团成员参与了剑桥大学土地经济学系部分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参加了Seminar。代表团成员深度体验了剑桥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全过程,与剑桥师生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对话,并就剑桥大学的教育特色以及与国内的差别进行了组内讨论。

    当天上午,代表团成员旁听了由Bernard Fingleton教授讲授的Land and Urban Economics课程以及由Maria Abreu博士讲授的Land Policy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课程。课堂上,老师们条理清晰、兼顾理论与实践的授课方式以及师生间的交流与讨论都给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天下午,代表团成员还参加了主题为Risk-Taking and Simple Contracts的seminar。报告过程中,在场师生不时同主讲人George Georgiadis博士就模型设定、主要研究结论、后续研究计划等问题进行讨论。这让代表团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剑桥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以及敢于质疑的学术品质。

图1代表团成员与Fingleton教授的合影

图2 Georgiadis博士在展示研究成果

 

 

 

 

 

    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三天来,通过旁听剑桥大学的各类课程,感觉到剑桥大学课程内容设置十分丰富,如一门名为“Land, Food and Ecosystem”的课程,内容既包括土地产权和食品安全,还包括农业政策制定、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服务,课程信息量庞大;同时,每节课都附有相关阅读材料,需要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大量阅读。大家认为,现在国内与之相比,阅读量还是不够,未来需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而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十分注重对知识的应用,每节课都会有关于理论知识的大量具体应用案例或最新研究论文的剖析,通过实例对理论知识的串联,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对知识有全方位的掌握。

 

 

    另外,通过与Helen老师的座谈,一行人对剑桥的教育理念有了一定了解。例如,剑桥大学的学院(college)和系(department)的功能设置与国内不同,二者并非上下层级关系,而是主管不同学生学习生活不同方面的交叉关系,如本科生主管在college,而研究生主管在department。college更注重荣誉,而department更注重具体的教学环节。同时,剑桥人对于传统与历史也十分尊重。他们很多管理看上去很原始,如很多东西不是电脑而是手工,然而,在他们看来,教学是百年大计,传统的东西不能轻易放弃,如果轻易改变管理方式,说不定3-5年又要变,并没有提高效率,而破坏了规矩,这也反映出了剑桥人的自信。而剑桥对于历史的尊重,大家也都有深刻的切身体会:绵延与康河两岸剑桥大学各个学院的学生宿舍和图书馆,均是保存完好的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但内部的设施却也十分现代化,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印,使过去与现在的界线变得模糊,圣约翰学院图书馆外的空地上,仿佛依然可以看到牛顿利用回声研究声速的身影,大家不得不感叹,剑桥的学生真是生活在历史之中。

 

    而在与剑桥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剑桥学生那种严谨勤奋,同时又兼具自由与开放的品质。课堂上,学生们会认真的记着笔记,并主动提问,积极发言,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充分的互动;课堂外,剑桥小镇上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成为剑桥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剑桥海报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学术交流、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诸多方面,面向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凸显了剑桥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而剑桥大学最富盛名的圣三一学院正门外墙上,庄严的亨利八世雕塑右手所持的椅子腿,则真正彰显了剑桥学生“自由、挑战、幽默”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剑桥大学对学生的宽容。这种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使得剑桥催生了如牛顿、达尔文、图灵和凯恩斯等不同时代的一位又一位大师,也正是剑桥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源动力,也是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

 

图3 剑桥校园文化一瞥

 

 

 

 

 

图/文:张晓滨、王荣宇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者输入微信号zjuspa即可成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