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张蔚文教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石敏俊教授和秦萍副教授于2017年4月19日下午访问我院并做学术交流。
石敏俊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发展转型:从效率优先到总量控制”。石教授从空间不可能定理出发阐述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学机制,并介绍了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中弱可持续性和强可持续性等相关理论知识,然后以北京市为例,对1992-2012年城市发展战略与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北京市应对水资源约束的城市转型经历了GDP导向、用水效率优先导向以及用水总量控制导向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发展面临的水资源制约程度的变化,北京市的发展理念出现了从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的转换。
秦萍副教授以“The Effect of Subway Expansion on Congestion: Evidence from Beijing”为题做了报告。秦萍副教授介绍了断点回归的方法,对2009-2015年北京市六期共11条地铁线开通对北京短期拥堵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新地铁开通后车辆拥堵急剧下降,早、晚两个高峰时段的交通量都有明显的改善。同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秦萍副教授指出北京市地铁建造后交通拥堵缓解所带来的收益要略高于建造地铁的成本。
报告结束后,石敏俊教授和秦萍副教授就报告相关问题与师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张蔚文教授对石敏俊教授和秦萍副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两位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我院邹永华、李学文、金少胜、陈帅等多位老师出席了此次讲座。
石敏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筑波大学博士毕业,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研究领域为区域与城市发展、绿色经济、资源环境管理、公共政策。代表性论著有《现代区域经济学》、《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奇迹》、《中国省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与区际经济联系》。
秦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毕业于瑞典哥德堡大学博士,国际SSCI期刊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和能源经济学,交通政策评估,行为和实验经济学。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者输入微信号zjuspa即可成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