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及地方政府创新论坛在衢州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0-16浏览次数:529

    

 

   10月13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浙江省社科联、中共衢州市委、衢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承办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及地方政府创新论坛在衢州召开。本次活动聚焦浙江省“最多跑一次”行政服务改革议题,全面讨论了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实践进展、面临挑战与求解路径。来自省内外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工作者等100余人出席会议。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副院长张蔚文教授,范柏乃教授、郎友兴教授、高翔副教授,以及博士生、研究生等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伟刚主持,衢州市委书记陈新代表衢州市委、市政府致辞。陈新表示,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在衢州举行,是对衢州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鞭策。他指出,衢州市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积极探索行政服务改革的可能路径,探索形成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改革经验,打造了公积金业务无证明办理、房水电气联动过户等特色亮点,取得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但也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他认为,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需要持续的实践探索,也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撑,他希望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增进各界专家的研讨交流,在总结提炼衢州经验的同时,更好指导衢州的改革实践,努力实现“不跑腿是常态,跑一次是例外”的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幕式后,本次研讨会分“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论坛展开了专题研讨。

“最多跑一次”改革理论研讨会

 

   理论研讨会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宋世明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王有强、国家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政务服务研究院研究员刘允强、省社科院副院长陈柳裕、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以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作为专家代表发言,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田俊主任详细介绍了衢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进展与基本经验,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作了总结讲话。理论研讨会由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钱伟刚主持,浙江省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盛世豪,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省编办副主任陈艳等出席了会议。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宋世明作了题为“‘放管服’改革浙江样本及启示”的主旨发言。宋世明指出,以“宽放”促“释放”、以“善管”保“宽放”、以“优服”托“宽放”、托“善管”是我国2013年以来“放管服”改革的内在逻辑。浙江省的“放管服”改革则是突出了以权力的科学配置和标准化定义为核心来落实“放”,以数据共享和集成服务为主线推进“服”,以责任清单和信用约束为路径实现“管”。他认为,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生成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的不竭动力;二要集成创新,提升“放管服”改革层次的路径选择;三要引入云端制,实现“放管服”改革价值的组织模式;四是推进事中事后监管变革,并把它作为下一步深化服务改革的主攻方向。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王有强作了“关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王有强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一个背景”,即“快、多、大”。他指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多样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模大,使得很多改革面临挑战。因此“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而是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相应地,“最多跑一次”需要同时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在他看来,“最多跑一次”应包含部门职能优化、结构优化、运作优化,并以职能优化来推进结构优化,以运作优化保证前两个优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处理好分工与协作,规则与灵活,人力与技术,科学性与操作性等四对关系。

 

 

   国家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政务服务研究院研究员刘允强作了题为“互联网思维下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实践”的主旨发言。刘允强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真正实现,必须建立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最新应用的思路上。他介绍了从1.0版本的“一条龙式”到当前6.0版本的“三位一体”联动模式(一窗服务、一网监管、一队伍综合执法)等政府服务的六种模式,指出这一历程体现了“放、管、服”的一体化。在他看来,“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中存在协调、统筹、教育、共享、高效、告知、查询、监管等八大难题,而破解难题的主攻方向在于流程优化。他认为,“一窗式”综合受理通办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必选模式。他同时强调,要取得改革的成效,关键在于机制创新,要做大、做强、做优政务服务中心。与此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一窗式政务带来的群众获得感、领导成就感、窗口人员的轻松感和审批人员的存在感。

 

 

   省社科院副院长陈柳裕作了题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三位结构”的主旨发言。陈柳裕表示,从最初的理念到成为推进政府自身改革的抓手,再到成为改革强省的突破口,“最多跑一次”的概念内涵在不断丰富之中。这就要求专家学者在思考改革实践时,还要及时更新观念。他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化应集中在企业投资审批,以及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等两个方向,并抓住政府体制机构改革、向事中事后监管延伸等两个关节点。他强调,法治是推进任何改革的法宝,在“最多跑一次”改革领域也不例外。当前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厘定“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科学内涵,借助地方立法明晰行为规则,通过严格执法来彰显责任担当,运用法治评估提升改革绩效。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理念上,改自我评价为群众评价,改群众观望为群众感受。

 

 

   省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作了题为“‘最多跑一次’与政府改革的关系”的主旨演讲。金雪军指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处于从审批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阶段,体现了理念、过程、成效的结合,以及民生、经济与综合目标的结合。他认为,“最多跑一次”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要求我们尽可能减少、下放、厘清政府的审批权力(特别是政府权力横向交叉的问题),尽可能缩减政府的审批环节,尽可能共享政府部门信息,打破数据壁垒。他认为,“最多跑一次”应从加强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技术化推进,加强创新化运作等着手推进。在他看来,事中事后监管是当前亟需强化的环节,减少审批不意味着减少政府公共管理的责任,这表明政府管理方式上也要实现很大调整。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作了题为“‘最多跑一次’是一连串事件”的主旨发言。郁建兴指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浙江撬动多方面改革的抓手,也是对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放管服”改革总体布局的积极响应,因而属于分权、放权改革中的重要领域。与以往政府改革相比,“最多跑一次”同样追求效率,但它不再仅仅从政府自身的逻辑出发,而更多是从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角度来定义政府改革的出发点,它对应的是从公共行政向公共治理的范式转变。也正因此,“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政府部门从多方面来优化公共品供给,倒逼政府从各自为政转变为协同作战,变部门化政府为整体政府,更倒逼政府再造流程乃至转变职能。他指出,由于民众与政府部门信息不对称,面向民众提供事前完整、详细的咨询服务是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改革中,“最多跑一次”也不仅是政府一家的事,而是需要基层、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予以协同。他同时强调,“最多跑一次”涉及法律“天花板”、数据共享和系统建设、社会组织与中介服务等诸多议题,亟待综合改革。

 

 

 

   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田俊主任介绍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衢州实践。田俊指出,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选择衢州为试点,主要基于衢州较早启动了行政服务改革,并取得了相对好的成效。早在2014年,衢州市委就率先打造了“便民方舟”,加强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此后也推进了商事登记的“五证合一”,解决了部门间的信任问题和材料数据的共享问题,积累了一定经验。衢州“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成效表现在一窗受理事项的快速增长,云平台受理事项从280个增长到了1000个。同时,衢州改革在知晓度、满意率、认可度上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田主任认为,目前衢州“最多跑一次”改革面临的挑战集中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提升标准化建设,以及充分探索制度与技术创新等三个方面。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和启示,为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撬动相关领域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来颖杰指出,衢州“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了贯彻习总书记“敢为天下先”改革精神的要求,是新阶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优化环境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在他看来,“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贯穿各领域的改革理念,是凸显人民主体的改革评判,也是从倒逼到自觉的改革路径,还是标准化、制度化的改革保障,更是提升政府形象的改革效应。他表示,要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要深入开展蹲点调研活动,二是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攻关,三是加大理论成果的转化运用,四是注重理论宣传。

 

 

“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论坛

 

   理论研讨会后,“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地方政府创新论坛正式开始。论坛分为两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主持了第一场论坛,副院长张蔚文教授主持了第二场论坛。

 

第一场论坛

   第一场论坛上,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省委党校副校长何显明教授、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衍泰教授和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及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先后作了发言。

 

   兰建平从四个方面谈论了自己对于以衢州为试点的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认识。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政府助力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纳为“无为”、“裁判”、“引导”、“有为”和“善为”,体现了不同阶段政府差异化的处事思路。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解“最多跑一次”,我们要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寻找政府最有效的治理模式,以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应过分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最多跑一次”改革。他也强调,将“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到全国要有“浙江底气”,认为衢州应充分利用本次研讨会的理论成果,驱动本市经济的新跨越。

 

 

   何显明教授从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谈了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认识。他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外部压力的设置,通过将百姓的认知纳入改革评价体系,转变了以往政府自身改革动力不足的问题,打破了以往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乱圈。他指出,这是一场以整个政府的公信力作为抵押开展的改革,因此政府没有退路,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同时强调效率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也不一定是首位目标。在他看来,改革的过程是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这将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而应从职能定位、组织体系以及流程和运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做出调整。他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或将促进府际关系的改善。

 

 

   陈潭教授介绍了“放管服”改革的广东实践,为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域外经验。他强调,当前是政府改革的新时代,正在不断迈向科学化、标准化、技术化、基层化。随后他通过“三个命题”阐述了自己对于当前改革的认知。第一,他强调“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放管服”改革具有不可逆性,是中国政府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不断倒逼政府变革。第二,他认为“放管服”改革是一个联动工程,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一些放松,“放”是一个前提条件。第三,他指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关键是数据共享和开放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数据开放和共享的边界。最后,他强调理论界与务实界应当共同思考“最多跑一次”改革如何解决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陈衍泰教授讲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三个理论逻辑。第一个逻辑在于政府和市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他指出经济的转型升级既需要靠市场的力量,也需要靠政府的体制变革来激发创新。第二个逻辑是从产业优化的角度而言,“最多跑一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提供了制度供给。第三个逻辑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理论逻辑,陈衍泰教授又提供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几点政策建议,包括深化对企业全流程审批的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主动培育区域新型产业以及进一步加强数据交换。

 

 

   范柏乃教授梳理了“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十大关系,强调了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推进改革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与依法行政、政绩考核、容错纠错机制、市场监管、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成本、信息数据共享、政府服务标准化、大部制改革以及信用浙江建设的关系密不可分,处理好这十大关系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这十大关系的处理也同样反映着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政府自身机制体制的改变,持续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离不开这十对关系的有机统一。

 

 

第二场论坛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主持了第二场论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郎友兴教授、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陶建钟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华兴教授以及北京一窗研究院副院长俞长丽先后作了发言。

 

   郎友兴教授以累积性效应分析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发生的背景,尝试回答改革的持续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他强调,制度的创新和演变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累积性,对改革的考察并不能只局限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成功有赖于浙江省先前在行政制度改革中做出的努力,包括“审批标准化”、“四张清单一张网”等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从数量、程序与技术的累积到质的提升,是对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再造。

 

 

   陶建钟教授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解读了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他指出,整体性治理是政府治理创新的第三阶段,是对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种回应和修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都与整体性治理高度耦合,同时改革也将通过治理过程协同化、治理方式信息化、治理路径多样化、治理流程集约化等方面的优化推进整体性治理变革。作为政府治理创新的改革3.0版,“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助于通过对政府职责体系和业务流程的重构、优化以实现各种治理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实现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从互动走向共享发展。

 

 

   陈华兴教授主要论述了“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现路径。他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基本执政理念,“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最好诠释,本次改革实现了从政府本位到人民本位的转变,真正从人民群众获得感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践行、评价改革进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种种举措同时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良好实践。他最后强调,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考要超越改革本身,应当将其置于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以此为抓手,撬动全面改革的其他方面。

 

 

   俞长丽副院长以第三方社会组织的角度,从操作层面分析了“互联网+政务大厅”的建设。她强调了政务大厅的设计思路应当着眼于政府的服务功能、服务战略和评估体系。在行政服务中心的设计和布置上,要考虑人流预测、智能科技、人文关爱、绿色环保、智能安防等设计原则。同时,也要防范大厅设计的风险,包括大厅窗口的具体数量和大厅后台的具体数量。她认为“最多跑一次”行政服务中心的设计需要符合改革的总体逻辑,实现从政府管理为核心到以群众为核心的转变。

 

 

论坛总结

 

   全天的论坛结束后,郁建兴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论坛讨论了三大问题。一是讲述了以衢州市为试点的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故事,这其中既包括了实操层面的讲述,也包括了发生学意义上的论述,同时也有域外做法的比较。二是讨论了包括“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内的政府绩效问题的全方位思索,强调政府追求效率、绩效的一系列活动存在的限度,也不能将相关问题仅作为技术性问题进行讨论。三是探讨了处理以衢州为试点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地方政府创新,对“放管服”改革,对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在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型国家模式下,政府是撬动其他领域关键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经济凯歌高放的过程,是社会不断成长、政府角色不断变化日臻指向善治的过程,“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指向政府改革的新进展。

 

(图片来源:衢州广电传媒)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关注方式: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者输入微信号zjuspa即可成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