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功赴日招生宣讲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18-02-13浏览次数:652

近年来,浙江大学国际教育发展迅速,留学生数量持续增加。截止到201712月,浙江大学留学生总人数达到6843人,来自全球148个国家。作为浙江大学较早开启国际教育的学院之一,公共管理学院致力于发挥专业优势,更好面向国际社会介绍真实中国,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推动中国与其他各国共同参与治理全球公共事务。目前,学院设立了“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多个国际研究生项目,招收了190名国际学生,其中博士生48人,硕士生104人,研究生队伍中留学生占比已超过20%,不少进入各国议会(国会)、政府行政机构、领事馆和BBC跨国媒体或社会组织的毕业生业已成为参与推动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积极力量。

为了进一步扩大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的影响力、优化生源,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教授、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主管高翔副教授,与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唐晓武教授、赵银姬博士一行四人于20182月专门赴日访问。出访前,访问团精心联系访问高校,最终确定佐贺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为主要访问对象。在四所大学,访问团介绍了浙江大学学科发展、学位教育和国际事务等的最新情况,详细推介了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等优质研究生项目,讨论了持续提高国际研究生项目质量的可能途径。

 25日,访问团首先来到佐贺大学。佐贺大学是唐晓武教授母校,她创立于1920年,于1949年开始设立大学教育,是一所综合性的国立大学。唐教授提前联系了学校国际交流推进中心,以在全校推广百贤项目。在佐贺大学,访问团拜访了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寺本憲功(Noriyoshi Teramoto)教授、国际事务部部长成濑雅也(Masaya Naruse)先生和郭其新教授。在唐晓武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及其国际教育发展情况后,张蔚文教授、高翔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公共管理学院的国际项目,特别是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寺本憲功教授等表示,非常感谢浙江大学访问团来访,希望两校可以通过设立双学位项目、交换生项目等增进交流。

26日,访问团来到京都,拜访了京都大学国际交流课长马渕光正(Mitsumasa Mabuchi)先生,并与京都大学国际高等教育院韩立友准教授做了深入交流。京都大学是继东京大学之后设立的第二所旧制帝国大学,培养了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被誉为“科学家的摇篮”。与浙大一样,京都大学也是百贤亚洲未来领袖项目六所核心大学之一,与浙江大学也有多个交流互访项目。讨论中,除了简要介绍浙江大学国际教育特别是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的运作情况,双方也就如何适应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教育体制,优化两校百贤项目的运行机制做了深入交流。韩教授表示,浙江大学百贤项目的拓展部分能够较好培养百贤学者对中国的理解,并提升其领导力,有借鉴意义。张蔚文教授等也认为,浙江大学同样可以学习京都大学在校级层面建立的协调机制,更好增进国际教育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学校其他各学院、各部门的合作。

27日,访问团在东京拜访了东北大学原副校长大西仁(Hitoshi Ohnishi)教授。东北大学是日本最顶尖的公立大学之一,此前也已经与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签订了双学位硕士的合作培养协议。大西仁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研究,日前也曾访问浙江大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讨论学术互访、联合培养等事宜。围绕百贤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访问团进一步向大西仁教授介绍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希望大西仁教授能够支持、协助本项目扩大招生面。大西仁教授建议,针对日本社会的实际特点,两校可以以双学位硕士项目等为契机,增加亚洲未来领袖项目的吸引力。

本次访问的最后一站是早稻田大学。与其他三所高校不同,早稻田大学是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其学生规模相比公立大学要大得多,业已培养了七名日本首相,其毕业生在日本国会中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的唐亮教授、唐琳博士热情接待了访问团。唐亮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研究,在日本学术界有着很好的影响力,不仅能够扩大项目在早稻田大学的知名度,也能通过中国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辐射影响庆应大学、东京大学等其他学校。此前,唐亮教授已经为项目推荐了伊藤淑美、桥本诚浩等两名优秀学员。他认为,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是一个有着很强竞争力的项目,参与学员都表示获益匪浅。唐亮教授同时也建议,考虑到日本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市场,项目可以在学位项目的基础上增设短期项目,通过扩大浙江大学在日影响力、增加日本学生对中国的感性认识来招募更多日本学生加入项目。

五天的赴日访问结束后,张蔚文教授等一行回到了浙江大学,与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等作了进一步交流,也将基于本次访问的所得,继续完善亚洲未来领袖公共管理硕士项目等国际研究生培养项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