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绿色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中国经验——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践意义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18-11-19浏览次数:1765

作者:郁建兴 石敏俊

本文首发于《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9日 06版)


浙江省长兴县小浦镇发展花海、观光小火车等旅游项目,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图为金黄的银杏林与“五彩花海”。新华社发(图片来源:光明网)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钱山下村,工作人员指导村民在智能回收机上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新华社发(图片来源:光明网)

2003年,面对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部署,启动了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行动。“千万工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15年来,浙江省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起步,不断拓展整治内容,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格局。今年9月,“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目的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当前,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发展,一方面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负荷的脱钩,改善环境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使资源环境可持续性成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浙江“千万工程”正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

  首先,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坚定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水平跃居全国前列,但农村环境治理滞后成为明显短板,环境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垃圾无处去、污水到处流”是当时浙江农村的真实写照。“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入手,逐步开展了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和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治理,目的是减轻经济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负荷,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发生冲突时,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理念,即使对生产和生活存在短期影响,也要坚决推进环境治理。

  桐庐环溪村的变迁是“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由于生产箱包的小作坊遍布村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满了环溪村的村前屋后。随着“千万工程”的实施,环溪村首先抓生态河道的治理工程,然后推进乡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最后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经过近十年治理,如今的环溪村已变成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景点,街巷洁净,流水潺潺,民居掩映于绿草鲜花间。

  其次,以生态治理促特色经济,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千万工程”注意通过生态治理促进特色经济发展,以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使越来越多的村庄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形成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在生态资源、田园风光资源逐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过程中,乡村旅游成为浙江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为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956元,农家乐接待游客3.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达到353.8亿元。

  安吉余村曾是当地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过去大力发展矿山经济,全村一半以上家庭有人在矿区务工,矿山经济给余村每年带来300多万元净利润,但矿山、水泥厂的污染使得余村常年笼罩在烟尘中,导致土地裸露、水土流失、粉尘蔽日。2003年7月,余村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把全村划分成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和田园观光区3个区块,投资建设荷花山景区,经过12年努力,率先建成了安吉县美丽乡村精品村。2016年,到访余村的游客达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58万元。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考察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05年8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评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明确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美丽乡村建设的先驱探索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广大农民期盼还有较大差距,美丽乡村建设面临诸多障碍和挑战,浙江省的“千万工程”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等方面开展了先驱性探索,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了多方面的实践经验。

  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当前经济发展与农村人居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滞后。浙江省的“千万工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一是提升环境保护意识,激发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千万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设立驻村特派员和指导员制度,引导和组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台州市路桥区金大田村,过去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由于环境治理缺乏组织,长期以来垃圾清理收效甚微。“千万工程”开始实施后,村民人人动手,个个争先,全村清扫出500多吨垃圾。二是强化环境整治绩效考核,加强环境治理监督。在2003年启动“千万工程”时,浙江省制定了对全省10303个建制村进行初步整治、把其中1181个建制村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规划,列入整治规划的村庄确定了人居环境整治的考核指标,省委、省政府每年围绕一个重点,召开“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检查、抓推进、抓落实。进入第二、第三阶段后,村庄整治内容不断拓展,村庄整治数量不断增加,但农村环境整治的考核机制不变,形成了“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机制。三是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农民改善人居环境、参与村庄整治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了村庄整治的多元共治格局。

  保障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增加,道路硬化、河道生态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乡镇财政薄弱是困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因素。“千万工程”确定了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并重的投入机制,省政府陆续出台了设立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财政预算内农业投入资金成倍翻番等政策,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之后,依托“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渠道不断拓展。譬如,“五水共治”确定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地方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明确每年将3%-5%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治水;有的地方还通过发行治水债券来募集资金。“千万工程”抓住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牛鼻子,村庄环境整治的顺利推进也得益于资金投入保障。

  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经过污水处理、垃圾清理等环境整治,村庄环境变得优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得到改善,生态宜居为浙江农村巧借山水、盘活资源、经营村庄开创了机遇。浙江的农家乐经营大都是在村庄整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10年,浙江省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成为“千万工程”的2.0版。“千万工程”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三美融合”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融合,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规划引领,点面结合。“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十分注意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村庄整治不能超越发展阶段的方针,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以及农民接受度,确定村庄整治的重点,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村庄的特色与个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村庄形态与生态环境的相得益彰。二是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原则。“千万工程”在实施初期就用七分力量抓规划、三分力量搞建设,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为龙头,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建设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保障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序推进。三是坚持“点上整治和全面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千万工程”把乡村看成一个整体,每年启动约200个乡镇的全域性整乡整镇人居环境整治,将所有村庄一次性打包整治,避免形成“走过几个垃圾村来到一个新农村”的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浙江省的“千万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建设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书写了打造美丽浙江的宏伟篇章。另外,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农村,普遍面临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建设美丽乡村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课题。而浙江省“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无疑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了中国经验。

(作者:郁建兴,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石敏俊,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文科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