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思想理论,致敬党员精神 ——记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理论学习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19-01-14浏览次数:303


20181122日晚18时,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8年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理论学习在蒙民伟楼250教室顺利举行。此次培训包括两节微党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主题,以及优秀党员事迹学习两个部分。学院2018年第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全体学员以及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参与了本次活动。

在微党课环节,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讲师陈光普、靳佳明分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两个主题进行演讲。首先,陈光普老师从历史必然性和时代魅力等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解读。由于社会发展需要理论指导,新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问题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获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产生历史性影响的思想结晶。新思想还具有超前的时代魅力。它是对中国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诚回应,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它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导航引领,使中国实现伟大中国梦又了前进方向;它体现了对人类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是中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力思想基础。

接着,靳佳明老师从《矛盾论》的角度解读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靳佳明先从《矛盾论》出发解释了什么是矛盾和主要矛盾。然后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就有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传统,并且据此作出政策调整,从而最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现在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靳佳明的讲解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不充分、不平衡的含义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对社会和个人的意义角度生动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过去5年来中国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领域的飞速变化,旧的矛盾由大变小;然而中国贫富差距、地区间差距、领域间差距等新矛盾却在不断扩大。因此,中国必须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一步供给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在优秀党员事迹学习环节,全体参会人员通过观看的形式,认真学习了林俊德先生的事迹。俊德院士的一生也是为国家奉献的一生,他为中国的核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选择放弃用手术延长寿命,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工作的光辉事迹深深感动了培训班成员。

通过微党课和优秀党员事迹的学习,各位入党积极分子不仅对十九大报告中最新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还从先一辈优秀共产党员身上学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 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