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兴: 讲中国故事,育国家英才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19-10-22浏览次数:324

转载自《宣传半月谈》2019年9月(下)

“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要有一种雄心壮志,要寻求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基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的经验来发展社会科学。”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郁建兴,紧扣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开展中国研究,聚焦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出的改革样本,寻找读懂中国的“钥匙”,为浙江发展闯关,为全国改革探路。

从“新浙江现象”寻找发展密码

“改革开放40多年,浙江是真真切切的受益者。”与当年民营经济、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民间商会等“浙江现象”相对应,郁建兴将十八大以来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特色小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德治等称为“新浙江现象”。

自2017年1月,“最多跑一次”改革写进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开始,郁建兴就开始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调研。

起初,外界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反响并没有那么强烈,甚至有人直言实现不了。郁建兴的研究,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团队,不能停留于这场伟大改革的见证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倡导者。”

郁建兴带领团队跑遍了浙江全省,走访了广东、湖北、江苏等多个省份,写下了“最多跑一次”改革最早的一份研究报告。

2019年5月7日,郁建兴阐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新理论著作《“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经验,中国方案》在浙江大学首发。

现场,郁建兴说,“新书首发标志着这部作品的创作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对包括‘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内的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研究还在路上。”

实现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

“中国社会科学要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就要实现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如何突破社会科学西方话语体系,开辟社会科学研究中国自己的道路?在郁建兴看来,根本途径就是开展中国研究。

郁建兴认为,在我们身边就有持续为中国改革探路的“新浙江现象”,这些崭新的浙江标签,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提供了最佳的研究内容,也是他和团队倾心研究的重要领域。

浙江大学的社会治理研究有着深厚基础,经过十余年努力,形成了以郁建兴教授为代表的社会治理研究团队,引领着中国治理研究的发展。郁建兴给团队取名“仙人掌团队”,希望团队像仙人掌那样,努力向上,赢得自己的一片天。

“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社会科学家当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和更加开放的胸怀参与国际对话与交流,更加深入地认识、解释这片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展望中国社会科学的未来,郁建兴满怀期望。

为祖国培养公忠坚毅的英才

“我始终认为‘当好一个教师’是一件崇高神圣的事。”郁建兴坦言,自己最爱的角色还是一名教师,目前他指导的学生中,已毕业的博士生有50余人,硕士生200余人。

2012年,郁建兴以其“发现真理、培养真人”的教学和科研理念,获得浙江大学首届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并捐赠设立了“浙江大学公忠坚毅学生发展基金”,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服务社会、践行公益承诺的机会。

郁建兴始终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业已形成“展翅计划”“紫领计划”“青知计划”“中国县域治理大讲堂”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培养出一批愿为人民服务,挥洒青春热血的国家英才。

以培育学生公共精神为目标是郁建兴一贯秉持的人才培养理念,他引用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的话说道,大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律师,而是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型人才,实现“成人”教育。

《宣传半月谈》记者: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