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兴:利用科技手段防控疫情是不二选择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20-02-07浏览次数:946

本文来源于“浙江在线”,2020年2月7日。

科技发展可以为治理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在公共治理领域,科技的关键作用在于,能够以较小成本和较快速度获得公共治理中的关键要素:信息。在紧急状态下,信息的快速、准确传播更显重要。过去在没有太多技术手段支持的情况下,如果政府需要知道谁是可能的感染者,以及他曾经接触的人,不仅需要基层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信息获取存在滞后,而且,还可能出现有意的信息隐瞒,信息的真实性也会受到影响。当政府能够运用一些科技手段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例如,在浙江省长兴县,地方政府通过与全民论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靠在出租房屋中推广智能门锁的方式,采集住户信息,实时掌握外来人口的数据资料,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支撑。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地方政府运用了

近年来,浙江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和撬动之下,开展了许许多多的数字治理实践。浙江省是全国较早开展5G 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了它们的成效。比如,浙江在全国第一个上线“新型肺炎防控公共服务管理平台”,1月26日研究开发,一天后在浙江政务服务和浙里办上线,包括“主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互联网医院新型肺炎通道”、“居家医学观察服务与管理”、“集中医学观察服务与管理”、“信息发布与健康教育”、“网上智能问诊与人工服务”、“新型肺炎患者同行程查询”、“新型肺炎心理健康服务”等八大板块。台州市在1月22号即上线“互联网+”线上诊疗网络服务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专线”,把全市多家重要医院的医疗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远程医疗、微信服务、咨询热线等方式,为当地民众提供免接触的线上诊疗。阿里云和筑家易共同开发的筑家易智慧社区一体化平台,对全区132个小区开展即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将信息实时传递到管理部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技术手段提升给疫情防控带来的便利,比如运用手机定位系统分析感染者过去一段时间的行动轨迹,进而比较准确地找出可能需要隔离的对象等等。

疫情防控工作远未结束,我们还没有到系统总结经验的时候。但是,科技手段之所以能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运用,还得益于有效的制度保障。在这一方面,浙江是有可借鉴的做法的。自2017年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浙江省先后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浙江政务服务网电子出证和归档规范》、《浙江省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方案 (2018—2020年)》、《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深化数字浙江建设实施方案》等等。这些制度方案的复制推广加之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或将倒逼政府能力提升,促进社会力量的兴起,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疫情防控工作远未结束,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包括浙江在内,利用科技手段战“疫”,可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先进技术手段,重新排查所有在浙居民的活动轨迹,将其中可能与感染者有接触的人识别出来,实时了解这部分人的活动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其次,面对即将到来的“返岗、返工、返学”潮,政府应该积极利用购票数据和交通数据,预判人员集聚高峰地点和时段,提前部署分流疏导工作。当然,这些做法是以牺牲部分个人权利,尤其是部分个人隐私为前提的,只能作为防控疫情时的临时做法,绝不能常态化。最后,政府应该邀请技术专家,专家学者、企业和民众等多方代表,共同讨论建立疫情损失的测算模型,充分运用大数据计算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以及各地的救助需要,做到企业帮扶和社会救助的及时精准跟进。

(作者:郁建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