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8日,“未来城市·杭州论坛”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新服务、新秩序、新治理: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城市”为主题,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地产研究院联合主办,浙江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发展与管理系承办。
论坛开幕式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召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国富主持开幕式。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力量的融合创新,以及数据治理、长期应用等方面的“政研合作”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
任少波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蔚文和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数据资源管理处处长齐同军分别代表两家单位上台签约,达成进一步合作。
张蔚文(左)和齐同军(右)代表两家单位签约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地产研究院院长程天富受邀发表演讲。仇保兴以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未来城市研究为主题,从结构韧性、过程韧性和系统韧性三个层面分析未来城市的不确定性,并基于上下相互协同的第三代系统论,利用主体性、多样性、自治性、冗余、慢变量管理、标识等要素,开拓“安全、繁荣、生态、无限”的未来城市。程天富分享了在经济增长、环境绿色、社区包容的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打造“花园城市”的经验,包括长远而有系统的城市规划和概念蓝图、强化土地资源的使用、以产城融合加快经济转型等。主旨演讲由张蔚文主持。
仇保兴
其后,举行以“大数据时代的城市治理”为主题的圆桌论坛。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宋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陆军、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亮、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地产研究院讲席副教授程天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吴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蔚文等专家学者高屋建瓴,在大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的突破性进步、大数据对当前治理结构的挑战、大数据如何倒逼制度和组织的调整等方面,展开热烈的交流与互动,博采众长,共同探索未来城市领域中治理结构的创新路径,为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帮助和技术参考。圆桌论坛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赵志荣教授主持。
三场平行论坛于12月8日下午举行,共分为:数字政府分论坛,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范晓光主持,Isabell Peters、西安交通大学阎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蒋俊彦老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翔老师做主旨发言,围绕数字化与制度变迁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可持续城市分论坛,由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邹永华主持,北京大学薛领教授、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宋彦教授、明尼苏达大学赵志荣教授、浙江大学吴宇哲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刁弥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谷晓坤副教授做主旨发言,聚焦于大数据时代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未来社区分论坛,由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管理系主任石敏俊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杨杨助理教授;巴斯大学Andrew Manley教授、怡安学院董事总经理林绍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陆军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城市与地产研究院院长程天富、海康威视国际业务部总监郑一林做主旨发言,探讨了未来城市中社区如何建构。
随后,举行以“浙江省未来社区的发展路径”为主题的圆桌论坛,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保障房建管中心处长陈美丽,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数据资源处处长齐同军,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院副院长、浙江省未来社区课题组成员富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来社区事业部部长孟义,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一院院长王健等五位嘉宾就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圆桌论坛由浙江大学城市治理研究所所长吴结兵教授主持。
本届论坛与会嘉宾在相关领域研究的高端水准,吸引了众多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校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相关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员参会。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演讲和独到的见解必将引起更多人对大数据背景下未来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视和关注,对于大数据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浙江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