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致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在不确定性时代开拓更大可能性

发布者:苏超发布时间:2020-06-30浏览次数:1505

亲爱的同学们:毕业快乐!

我曾经很多次设想过毕业典礼的场景,却从来没有想到我们2020届毕业典礼会采取今天这样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牛顿力学中,时间是均质流淌的,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在黑格尔概念论中,时间是不均质的,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如此,时间有时流淌得快一些,有时则慢一些;有的时间显得不重要,有的时间则显得非常重要。今天是2020年6月28日,上半年还没有过去,还差两天。但是,我们似乎经过了很多年,经过了很长的时光。

这个黑天鹅、灰犀牛满天飞、全球秩序急剧变动的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去应对这样的时代?这就是我今天最后一课试图回答的问题。

我先引入一个词:VUCA。这个术语源于军事用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普遍使用。它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四个词首字母的缩写。我觉得今年我们正式进入了VUCA时代,简称不确定性时代

先说新冠疫情,它究竟是如何起源的,科学家们到今天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答案。但是,它确实汹汹来袭,给大家带来极大困扰。从1月20日全国抗疫正式开始,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大考,中国举全国之力,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如果把疫情防控工作分为全面抗疫情、“抗疫情、保运行”两手抓、疫情防控常态化三个阶段,那么,目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处于常态化新阶段。在我国基本控制疫情后,疫情在全球爆发,至今还在肆虐。今天,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000万,累计死亡病例近50万。在全球肆虐疫情的时候,全球秩序发生了急剧变动。美国这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死亡病例全球最多的国家,不断“甩锅”,美国政客的反华、仇华言行甚嚣尘上。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说这次疫情是一场大考。在我看来,这次疫情也是一堂大课,一堂十分生动的大课。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集中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见证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性和阶级性。

我相信,我得出上述结论,公共管理学院的全体师生都会赞同。我的问题继续在于,在这个百年未有的不确定时代,我们不能做一个旁观者!公管学子,所学何为?1283年1月,文天祥被押赴北京菜市口就义,他在绝笔中写道:“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千百年来,这一“文天祥之问”,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必须直面的良心考题。顾炎武的回答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回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回答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今天轮到了我们。

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陈薇院士那样披挂出征,拯救病人于水火之中,阻断死神来到人间;我是多么希望自己是一位芯片专家,能够骄傲地向世界宣布,如同“洋油”“洋火”已经成为过去一样,我们拥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中国芯片”。然而问题是,我们不是临床医生,不会研发疫苗、芯片。那么,公管学子,所学何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抗击新冠疫情是一次大考的时候,多次提及这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作为公管学子,大有用武之地!我们需要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观察、研究这场疫情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挑战,各地在控疫情、谋发展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经验,以及提供接下来如何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建议。

具体来说,研究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共治理机制,通过还原事件的公共治理过程,我们需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否有办法避免这场疫情的发生?如果疫情的产生和传播难以避免,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尽可能控制疫情扩散?如果疫情已经扩散,我们又该怎样止损,以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公共政策来降低经济社会代价?更进一步地,我们能否做到吃一堑长一智,避免同类事件的继续发生?基于公共治理已经形成的新场景,我们该如何实现政府体系内部以及与社会组织、企业机构、民众个人的整体治理,以及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智慧治理?从应急管理角度,我们需要审视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预案和框架,从预防、保护、减除、响应、恢复等方面,辨识各级政府的预防、决策、执行能力,特别是与其他部门、多元主体的协调能力。不久前,教育部在全国20所知名高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立应急管理二级学科,我校已经招收了首届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在听从中央号令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无论在抗击疫情还是复工复产方面,都存在着事实上的效果差异,存在所谓优等生、普通生甚至差生的现象,我们还需要考辨这些地方治理差异,提炼出若干普遍影响因素,将一个个先进地区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其他地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更进一步地,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高效能治理”新概念,强调要“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当前,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一起,已经共同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那么,什么是高效能治理,它与高效率什么关系?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又是什么关系?实现高效能治理,需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有效治理、稳定有序与充满活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赋权赋能与基层减负、数字治理与传统治理机制的关系,还要探索价值引领性的评价体系。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要做好时代的答卷人。亲爱的同学们,公管学子的事业是最伟大、最绚烂的事业!

此时此刻,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比尔·盖茨4月30日的博客文章“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COVID-19 vaccine”。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紧急的任务:把新冠疫苗开发出来。传统疫苗开发需要5年时间,其中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测试。现在,我们等不了5年,问题是如何将过程加快?答案来自于新的管理方法:一是并行化测试。以前三个阶段的测试是依次进行的,现在同时进行;二是以成本换时间。疫苗开发费用很高,所以以前很少为了一种疾病,同时开展多种疫苗开发,而新冠疫苗的开发可以不计成本,让各个厂商、科研机构同时开发和测试多种疫苗(目前全世界有大约115种疫苗在同步开发),此时就需要找到支持的财政方案,特别是政府、厂商和基金会等组织的联合财政方案;三是加快合成。尽量采用RNA疫苗(合成材料来自于人体自身),从而减少生产原材料需求,加快合成速度。通过这些措施,人类应该能在18个月左右完成疫苗开发。如果18个月后,我们有了疫苗,这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我们会面临新的管理学问题:如何将全球70亿人所需的疫苗生产出来,并分配到每个人手上?这就需要:一是政府如何设计一种财政机制,让企业能快速实现产能,制造70亿份疫苗;二是70亿份疫苗不会一下子都制造出来,假设在第一年,我们可以制造1亿份,政府如何分配?是给老人等脆弱人群,还是给工人等经济人群?三是国家间如何合作,WHO的作用是什么?在哪里设厂?疫苗如何流通?这些都是公共治理问题,甚至是全球治理问题。

芯片的研发情景相类似,它更是一种产业政策。疫苗、芯片研发需要公共管理的故事,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伟大事业的理解。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写道:“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良好的政府不是奢侈品,而是非常必需品。”这句话过去是对的,现在是对的,未来更是对的。探索现代政府、公共治理的新形态,中国已经与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不我待,这是我们的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

让我回到不确定性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当代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说:“发现可能性远比探求确定性重要!”我把这作为我今天最后一课的题目。确实,在当代中国,甚至对世界来说,开拓可能性远比探求确定性更加重要。计算机大师、图灵奖获得者艾伦•凯说过类似的话:“对未来最好的预测就是去实现它。”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奔赴祖国各地、世界各地,请你们告诉我,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你们准备好将学到的公共管理知识、理论、方法运用到祖国大地上了吗?你们准备好在这样的不确定性时代开拓更多更大可能性了吗?

我喜爱的哲学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说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我真诚地期待你们拥有这三种无比纯洁又无比强烈的激情,并且支配着你们建功立业,实现人生。如此,我们就是永远的同路人。我今天送你们远行,就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那句话送给大家: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