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绪教授谈东南亚局势:中国应继续深化与东盟合作

发布者:郎明紫发布时间:2024-04-17浏览次数:10

近日,我院求是特聘教授王正绪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资讯广播(CGTN Radio)采访,就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近日开展的东南亚现状调查进行深入讨论。

东南亚国家面临中美选择

该调查显示,如果该地区被迫在中美的大国竞争中选边站,50.5%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中国。美国的选择率从去年的61.1%下降到49.5%教授指出,东南亚国家更倾向于保持中立,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然而,美国近年来在该地区的政策调整,例如退出TPP、对华施压等,使东南亚国家感到压力,它们对美国的信赖有所下降。

王教授认为,东南亚国家对中美两国的态度转变,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更加积极、更具建设性,为东南亚国家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美国在该地区表现出撤退趋势,削弱了其对东南亚的影响力;东盟国家希望维护地区稳定与繁荣,需要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

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在东盟中的作用

王教授指出,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作为东盟的两个重要成员国,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加坡以其经济实力和智力资源,在东盟内部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被视为智力领导者。印度尼西亚则是东盟人口和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在地区事务中拥有重要话语权。

中国应继续深化与东盟合作

对于中国是否应该调整其对东盟的政策,王教授认为,中国过去与东盟的关系良好,为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东盟和中国签署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就在几年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正式生效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该地区设置了很多项目。王教授认为,这些都是中国给该地区带来的非常积极的贡献。同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人文交流也是非常密切的。王教授指出,几千年来,中国和东盟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其他国家没有理由试图抹黑中国在该地区的角色。未来,中国应该继续深化与东盟的合作,与东盟国家实现共同进步。

 

主持人:

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如果东南亚各国被迫在中美两个世界大国之间作出选择,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主要选择。这项名为“东南亚现状”的调查由新加坡Yusof Ishak研究所每年进行一次。今年的调查发现,如果该地区被迫在中美的大国竞争中选边站,50.5%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中国。美国的选择率从去年的61.1%下降到49.5%。现在有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王正绪教授为我们分析。谢谢王教授,很高兴你来到节目中。

 

王正绪教授:

非常感谢。

 

主持人:

首先,想请王教授帮助我们分析,东南亚地区的公众舆论是如何看待这个特别的调查和智库的?

 

王正绪教授:

好的,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也就是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声誉的东南亚研究中心之一。它是新加坡顶级的智库之一。它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中汇集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学者。开展这项年度民意调查是他们为学术界做的一大贡献。所以我实际上很想知道他们从收集的数据中发现了什么。

 

主持人:

我在之前的节目中提到,如果东南亚地区被迫在中美两个世界大国之间作出选择,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了主要选择,而对美国的选择率已经从2023年的61.1%下降到了今年的49.5%。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近一半的受访者(约46.8%)认为东盟应增强韧性和团结,以抵御这两个大国的压力。请问王教授,您如何看待东盟民众对中美的看法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或背景?

 

王正绪教授:

我认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担心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事实上,我认为它们宁愿让中国和美国以及任何其他全球参与者都在该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它们宁愿不做出选择。但我也认为该地区的国家越来越觉得,实际上是美国在迫使它们选边站。它们一直对美国说,“不,不要让我们做出选择,事实上,我们希望你们(中美)和还有任何其他感兴趣的参与者,都能和我们在一起”。但总的来说,在今年更多的人选择了中国。这说明了很多事情。我认为这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与这些国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联系,确实让这些国家的人民感到中国是更加积极,更有建设性的,中国是人们可以信任的一方。而美国过去几年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撤退趋势,它没有向该地区国家提供足够的支持,人们也对美国在该地区的角色感到更加不安。所以总的来说,它确实表明了全球的权力博弈是美国需要思考的事情。

 

主持人:

您的说法让我想起马来西亚领导人安瓦尔(Anwar)在东盟与澳大利亚的一次会晤中所说的话,他说东盟国家不应该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做出选择。回到东盟本身,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东盟创始成员国,被公认为是对东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贡献最大的国家。新加坡在地区领导权方面拥有66.0%的话语权,而印度尼西亚拥有41.5%。请王教授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两个成员国在东盟内部发挥的领导作用。

 

王正绪教授:

有趣的是,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东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是东盟中人口最少的国家。新加坡在东盟中排名靠前,为该组织、该地区提供领导。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也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在历史上,它与美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它也是该地区一个重要的战略参与者。新加坡,尽管体量很小,但它的经济是该地区最发达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在许多方面,新加坡都被视为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我们再看新加坡的领导力。从李光耀时代起,新加坡就拥有非常强大的国内领导体制。这个领导层非常善于为该国制定连贯的愿景,也非常善于与其他东盟国家合作,为整个组织制定连贯的计划或愿景。我认为新加坡领导人非常了解东盟地区。他们了解不同的国家、文化,了解不同的战略思想和外交政策思想,与中美两国以及欧洲国家都有着良好的关系。因此,我认为新加坡确实在东盟这个组织中发挥了很多你可以称之为“智力领导力”的作用。它提供了很多,用中文来讲属于“精神力量”的东西。它不是注重发挥物质层面的力量,而是给东盟组织、给这个地区的国家提供了很多“精神力量”。

 

主持人:

简而言之,王教授,根据我们刚刚讨论的所有内容,您认为中国是否应该调整东盟政策?还是应该继续我们现在的政策?

 

王正绪教授:

当然,总有一些事情是要一直坚持的。我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与东盟国家、与该地区有着非常好的关系。总体而言,中国在该地区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地区和平,而且可能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各国共享经济机会。在2001年,东盟和中国签署了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就在几年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正式生效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该地区设置了很多项目。我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给该地区带来的非常积极的贡献。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人文交流也是非常密切的。其实几千年来,中国和东盟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我认为人们没有理由试图抹黑中国在该地区的角色。中国应尽己所能地帮助该地区,与该地区实现共同进步。

主持人:

非常感谢王教授。很高兴你能参加本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