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金委-盖茨基金会农业领域合作研究项目进展交流会圆满举行

发布者:郎明紫发布时间:2024-09-21浏览次数:10


91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联合资助项目“农业领域合作研究项目”进展交流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基金委、盖茨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风险管理与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教授、基金委管理科学部三处吴刚处长、基金委国际合作局美大处陈婧处长、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郎琳副主任、交流中心美大处李宁处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农学与食品科学处流动项目主任吴庆钰研究员、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孙博先生、高级项目官戴青女士、战略顾问姜崇伟先生、交流中心美大处的陈纪瑛研究员、项目官员邹瑜和刘宇,以及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上海大学四个项目团队的主要成员。


一、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赵志荣教授主持,周江洪副校长、陈婧处长、郎琳副主任、李宁处长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期待与殷切展望。

周江洪副校长介绍了浙江大学农业领域的学科和科研平台情况,表示浙江大学将继续秉持求是创新精神,探索农业科技的无人区,为世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贡献浙大智慧和中国方案。

陈婧处长谈到,应对农业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农业和粮食合作,对促进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郎琳副主任对本次会议寄予厚望,表示本次项目交流会的开展能推动进一步务实深化合作,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的有效突破。

李宁处长认为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希望团队之间加强沟通协调和横向互动,注重凝练和总结项目成果,为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领域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二、项目团队汇报

项目汇报环节由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教授主持,4支项目团队进行汇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普莉研究员从遗传基础、育种工具和方法、育种设计三方面介绍团队的玉米耐旱与耐热育种研究,并向参会嘉宾汇报了目前项目进度和未来研究构想。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朱作峰教授聚焦非洲栽培稻,提出构建亚洲栽培稻为背景非洲栽培稻为供体的渗入系群体,研究水稻穗粒数和抗倒伏基因,进行水稻高产抗旱种质创新。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易福金教授研究农业综合天气指数保险的理论与实践,旨在回答我国农业综合天气指数保险“该不该做”和“怎么做”的关键现实问题,介绍了当前中国天气指数保险成功经验的经典模式和前提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叶涛教授研究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两国的咖啡天气指数保险,旨在构建一套“设计科学、农户喜爱、政策高效”的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农业指数保险研究与实践范式。


三、交流与总结

在项目团队的工作汇报后,由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孙博主持,与会人员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参会嘉宾对4个团队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研究细节、应用实践、研究规划、相关领域的可行性等方面提问并发表看法,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自由讨论环节的交流意见,吴刚处长、郎琳副主任进行总结。吴刚处长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领域的探讨和交流,并建议项目团队在各自的领域方向开展创新性的研究,为非洲粮食作物和天气指数保险提供可指导、可借鉴的模式。郎琳副主任提出,可持续发展是越来越受关注的议题,在这一交叉领域形成创新方案备受期待,希望项目团队以更加生动的故事形式呈现出项目成果,加强与各方联系,推动成果转化。

至此,自然科学基金委-盖茨基金会农业领域合作研究项目进展交流会圆满结束。本次交流会旨在通过详细的汇报与深入的讨论,全面掌握各研究团队项目进展,分享关键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农业领域合作研究项目聚焦关键科学问题,致力于创造新的中国智慧解决方案,提升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管理与科技经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