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前沿系列讲座:“白手起家”义乌商人的“苦”叙事及其道德基础

发布者:戴宜欣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

主题:“白手起家”义乌商人的“苦”叙事及其道德基础

时间:2025年9月24日(周三) 下午2:00 开始

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9幢公共管理学院901

主讲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周怡 教授

主持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王正绪 教授


主办:浙江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协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浙江大学社会学系


周怡 教授


主讲人简介:

周怡,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学院教授大会主席及复旦-耶鲁文化社会学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信任研究、草根中国社会研究、质性研究方法,等等。曾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现代社会信任模式与机制的研究”,代表性著作与论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Journalofcontemporary china》、《SocialSciencesin China》等中英文重要学术刊物。其专著《中国第一——转型经济背后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讲座简介:

不少成功创业的中国小商人都会说:他们的成功“是苦出来”,但很少有研究真正关心他们苦痛的本质及其背后的道德因素。围绕义乌商人的苦叙事,通过对123位被访者的口述史资料分析,研究揭示:“苦”叙事内容存在阶段性差异;“苦”的本质被归结于关系性的结构因素;但“苦” 的倾吐却与社会共享道德观相关联。始终与社会共享价值保持同频共振的“ 好人”道德标准作为一种无形的集体暗示力量和资源,催生了义乌商人的“苦” 叙事。 研究从“ 吃苦耐劳话语” “体制依附惯习”“商人身份纠结” “市场价值”四个维度的道德考量,诠释了商人“苦”叙事中的结构因素。